积极因素继续聚集改革红利持续释放 长春经济增速重回"7"时代
积极因素继续聚集 改革红利持续释放
长春经济增速重回“7”时代
今年年初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形势,各县(市)区、各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和“打先锋、站排头”的总体要求,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创新发展,坚定不移地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推动重点产业发展,扩大有效需求,加快培育新动能。据市统计局分析,前三季度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势头良好,经济企稳增长的态势基本确立,主要经济指标回归到合理区间,我市整体经济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稳中向好的趋势更加明显。
增速稳——
经济增速重回“7”时代
前三季度,我市经济增速高于全国、全省。来自市统计局的信息显示:1~9月份,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07亿元,同比增长7.3%,增幅高于上半年0.3个百分点,分别高于全国、全省0.6和0.4个百分点,这是2014年以来季度最高增速。其中,第一产业增长3.7%,第二产业增长6.8%,第三产业增长8.4%。
主要指标增速在东北四市(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中保持领先,竞争力得到提升。前三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指标增速居东北四市第二位;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地方财政收入、工业利润等指标增速均居首位。
产业优——
工业服务业双拉动有效巩固
产业结构持续调优,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同期的4.9∶50.7∶44.4调整到4.5∶49.4∶46.1,服务业比重提高1.7个百分点。
工业支撑经济增长。1~9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为6887亿元,同比增长8.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为1726亿元,同比增长8.6%,高于全省增幅2.2个百分点;一汽、长客等6户产值百亿元以上重点企业实现产值4010.2亿元,同比增长7.4%。汽车产量182万辆,同比增长14.5%;汽车销量179.5万辆,同比增长13.5%。
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明显。1~9月份,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4%,增速比上半年提高0.4个百分点,其中,金融业增长9.7%,房地产业增长9.3%,其他服务业增长11.7%,规模以上重点行业营业收入增速达到32.8%。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7%,比上半年提高0.3个百分点。
动力强——
投资、消费协同发展合力支撑
投资结构不断优化。截至9月末,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653.6亿元,增长10.5%,高于上半年0.3个百分点,高于全国2.3个百分点,高于全省0.2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增长10.4%,服务业投资增长11.6%,服务业投资增速高于工业1.2个百分点。伊通河综合治理工程,长白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地铁1、2号线工程,一汽-大众“Q”工厂项目,吉林省中部城市引松供水工程等6个超百亿元项目完成投资228.7亿元,增长6.1倍。
市场销售稳中有升。1~9月份,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911.9亿元,同比增长10%;限上消费品零售总额为783.2亿元,同比增长5.7%,比上半年提高0.8个百分点。新的消费热点和需求不断涌现,以智能手机和其他电子消费终端为代表的通讯器材消费增长10.1%。
质量好——
经济效益有明显好转
先行指标支撑较好。1~9月份,我市工业用电量为78.3亿千瓦时,增长7.6%,公路货物运输量增长6.1%,石油、天然气供应量增长超过20%。
财力保障稳步增强。1~9月份,地方财政收入311.8亿元,增长6.9%,增幅高于上半年0.2个百分点。
工业企业利润增速由负转正。1~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830亿元,增长6.6%;实现利税954.5亿元,增长5.5%;实现利润536.7亿元,增长1.9%,利润自2015年2月开始下降以来,首次实现正增长,增幅比上半年提高6.1个百分点。
供给侧改革效果有效释放。1~9月份,规模以上产成品库存下降6.2%,汽车库存下降1.9%,水泥产量下降10.3%,单位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5.4%。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660.4万平方米,增长26.0%,商品房去库存效果显著。
据市统计局分析,总体来看,我市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因素继续聚集,政策效应和改革红利持续释放,全市经济稳中向好的态势得以延续和巩固。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长春经济中蕴藏的潜力将进一步激发,活力将进一步增强,我市经济将继续保持在东北振兴中的领先地位,扎实推动长春经济行稳致远。(记者 李秀薇)
(责任编辑:唐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