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斗士执迷收藏 想在长春拥有一个自己的博物馆
《昨夜底歌》封面
此行的额外收获
《昨夜底歌》里的作品
王锦思与他的“宝贝”《昨夜底歌》 城市晚报 记者 董竞琦 摄
说起王锦思,许多人也许不知道他是谁。不过,在收藏界很多人都了解他。他从一位民间收藏家,到后来首倡“九·一八”全国鸣响警报纪念抗日战争,再到后来在北京筹建私人博物馆以及化身爱国斗士追讨被掠夺的文物,这每一件事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记得上次见到王锦思应该是7年前的事了,2008年他得到了3本日军侵华的画册、一些旧照片和明信片,当时的他兴奋得不得了。时隔7年再次和他见面,他身上已经少了当初的执着和兴奋,反倒多了一些淡定和从容。不过,也许只有他自己知道,从一个简单的民间收藏家到现如今的为国家追讨被掠夺文物的爱国斗士,在这中间他付出了多少的艰辛。
/收藏之路/
从小人书到老照片、明信片
别看王锦思现在已经拥有两家私人博物馆了,其实这和他最开始的兴趣爱好是背道而驰的。因为他小时候喜欢的不是收藏抗战文物,而是极富故事性的小人书。为了能买到自己喜欢的小人书,王锦思整日流连于书市、地摊,甚至还会去古玩市场看看有没有珍贵的小人书。为了自己的爱好,当年他用50元买下了一本最喜欢的小人书,要知道那可是20多年前的事了,对于刚刚大学毕业的他,几乎相当于自己半个月的伙食费了。
也正是因为这种热情,在每每逛地摊和古玩市场的时候,他还会留心一些别的宝贝,像照片、明信片、旧书,以及一些旧物件等。“当时也没有什么明确的收藏方向,看着觉得珍贵、有价值,我就和人家讨价还价然后买下来。”说起最初的收藏,王锦思这么评价自己。
不过,过了一段时间,随着收藏品数量的增多,王锦思在其中找到了一些门道。原来,大量的老照片和明信片记录的都是东北抗战的内容,其中不乏涉及到日军侵华的历史,还有当时的资料图片以及反战人士的资料、笔记等。这些资料对于抗战的研究可以说是弥足珍贵的,也正是从那时起,他从简简单单的收藏,渐渐地转变成对自己收藏的资料进行整理和研究。
/四海为家/
为了收藏他时常多地奔波
从那时起,王锦思的收藏开始有了方向,到北京工作后他又有机会接触到很多收藏爱好者,大家都知道他收集抗战时期的照片、资料和文物,也开始四处帮他寻找。有的时候为了找到更多有价值的东西,王锦思经常是北京、 长春 、德惠来回跑。当年为了得到3本日军侵华的画册,他愣是年都没在家过。
“这几年都好多了,以前要想买一些资料还要专门去日本,现在那边朋友多,可以让朋友们帮着买回来。”王锦思说。
前两天,他刚刚收到朋友给他从日本寄来的相册和资料,因为这些年搞抗日战争时期文物的收藏,他也结识了很多日本当地的朋友,那些朋友一看见珍贵的资料就会联系他,他看好了就在那边买下来再邮寄过来。看得出,为了能收集到有价值的资料,王锦思真是煞费苦心了。
/爱国斗士/
首倡“九·一八”全国鸣响警报
虽说这么多年王锦思拥有了很多抗日战争期间弥足珍贵的收藏,不过要说到他最骄傲的事,还是大家每年到“九·一八”都能听到的防空警报声。因为他就是首个提出每到“九·一八”,全国各地都会鸣响防空警报以示纪念的人。
在他收集的资料中,王锦思不断对抗日战争和日本进行研究,他将这种行为定义为“后抗日”。从2001年开始,王锦思通过上百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在全国两会等场合上提议我国国家级、国际化、最高规格纪念抗日战争;每年9月18日全国统一鸣警报3分钟,下半旗,肃立默哀。
为支持此项倡议,勿忘国耻网等签名总数已经突破100万人,目前全国每年有上千个城市在9月18日鸣警报。
/触目惊心/
20多年收藏路花费了数百万之多
回想起这几年和王锦思的几次碰面,除了他那些抗战时期的收藏品之外,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非常匆忙。他这次回长春是为了一本名为《昨夜底歌》的诗集,这部作品的作者名叫雪晴,从名字上看应该是笔名,王锦思通过多方查找也没有找到这个雪晴的有关资料。王锦思说,这本诗集之所以很有价值,是因为它是以文学作品的形式记录抗战那段时期的,其中包括青年对日伪的不满及反抗还有对和平的期望。
最开始王锦思是在网上见到这部诗集的,当时他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是没有见到实物,他无法直观判断这部诗集是否对他的研究有价值。为了得到这个“宝贝”,王锦思还是决定来长春看看。看到了内容之后,他花了4000元购得了这个“宝贝”。此行,他还收获了一个像盾牌的东西,他告诉记者,这应该是日伪时期奖杯之类的东西。
一本诗集价值4000元,那么王锦思拥有五六百张的老照片还有不计其数的资料,相信价值不菲。说道这个问题,王锦思笑了,他告诉记者,这些年他搞收藏花费了数百万之多,收藏的抗战文物达上万件。
/英雄无悔/
搞收藏不能半途而废
短短二十几年时间,花费数百万之多,这个数字别说是在长春,就是在北京也可以让家人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王锦思把全部的心血都倾注其中,相信有很多人会问,这么做值得吗?
王锦思的回答很简单,值得。但是要回想这其中的过程也确实辛苦,也有过懊悔的时间。不过,回头看看自己已经走过的路,就有了坚持下去的勇气,因为不想半途而废。“我不想把我的懊悔告诉大家,但是我的一个朋友曾经说过,要是生命能够重来的话,即使剁手也不会再搞收藏了。”王锦思这么说,看来各种艰辛可见一斑了。
/远赴他乡/
追讨被掠夺文物“中华唐鸿胪井刻石”
随着对抗战资料的深入研究,王锦思更多地了解了那个年代的历史。在一次去日本的过程中,王锦思见到了一件中国国宝——中华唐鸿胪井刻石。从那时起,王锦思决定通过大家的力量追讨国宝,因此,他也多了一重身份——中国民间对日索赔联合会文物追讨部部长。
中华唐鸿胪井刻石是唐鸿胪井碑,共29字,刻于一块重逾9吨、单体10多立方米的驼形天然石上。碑成于唐玄宗时期,记录了渤海归入大唐版图的册封盛事,至今已有1300年的历史。石碑原本立于旅顺黄金山,1908年4月30日,日本军队将刻石、护卫亭作为日俄战争战利品掠走,藏于日本皇宫至今。
为了追讨这件国宝,王锦思查阅了大量资料,从记录有“中华唐鸿胪井刻石”的古籍资料,到日本关于掠夺文物后100多年间的记载。与此同时,他还在网络上发动大家不断宣传,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彰显正义。这次他远赴日本实地追讨,王锦思有些失望,因为日本方面没有给出明确的答复,只是不断地搪塞。
不过,王锦思表示,追讨被掠夺的文物已经变成了自己的使命,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他都不会放弃的。
/畅谈理想/
在长春也拥有一个自己的博物馆
这么多年来,除了搞收藏之外,王锦思还陆续出版了不少研究专著,其中《日本行,中国更行》《图说抗联》《发现抗战》等都成为畅销书,他的日本观、中国观也获得了学界和大众的认可。
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奋斗,王锦思在一些有识之士的帮助下,在北京已经拥有了两家私人博物馆,可以说是在收藏这条路上有了一定的成就。他说,现在他手里还有关于 吉林 、长春、德惠发展史的照片数百张,他希望可以在长春拥有一个自己的博物馆,展示这些“宝贝”。
其实,除了研究抗战资料之外,王锦思还研究中日友好的资料。他的理解是,中日关系中,侵略不是唯一,交流也不是唯一,过度偏重任何一方都将失衡。将来,不管是抗战资料的收藏,还是自己的私人博物馆,还有追讨被掠夺的文物,王锦思表示他都会用最大的努力让自己做得更好,也让更多人了解那段历史。
城市晚报 记者 周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