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受访者确认2014年消费比上年提高 收入低物价高
CFP供图
44%受访者确认2014年消费比上年提高
阻碍受访者消费能力提高的主要因素:收入低、物价高、教育医疗贵
本报记者 周易
国民消费关系到个人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关系到我国经济稳定增长。日前召开的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必须采取正确的消费政策,释放消费潜力,使消费继续在推动经济发展中发挥基础作用。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益派咨询,对2062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44.1%的受访者表示自己2014年消费能力比去年有所提高,38.3%的受访者表示消费水平没变化,14.1%的受访者表示降低了。
本次调查的受访者中,90后占5.4%,80后占36.6%,70后占36.4%。14.0%的人平均年收入在3万以下,27.4%的人年收入在3万-5万,31.7%的人在5万-10万,20.4%的人在10万-20万。
受访者2014年最普遍的支出:食品、服装、日用品
调查中,受访者在2014年最普遍的三大支出项目依次是:食品(72.9%)、服装(66.1%)、日用品(56.2%)。
其他支出还有:电子产品(36.7%)、投资理财(28.1%)、国内旅游(25.1%)、文化娱乐(20.4%)、买房(11.8%)、出国旅游(11.6%)、买车(9.2%)、租房(7.5%)、装修(7.2%)、进修培训(6.8%)、奢侈品(4.5%)等。
在北京某咨询公司工作的许晓晴是一名网购达人。近日查询网购记录,她发现自己网购单笔金额不断增大。“以前主要买买便宜的衣服、化妆品等,今年消费的全都是中高端品牌,还买了一部手机”。比起刚毕业时,许晓晴现在收入提高不少。荷包鼓了,也就有能力消费了。“一个人在外打拼很辛苦,生活条件的改善让我觉得很有成就感”。
山东烟台果农孟国新告诉记者,2014年,他所在的农村实现了物流直达。已经53岁的他在儿子帮助下学会了网购,给家里添置了几件电器和家具,夏天还去南方旅游了两次。孟国新说,他一辈子为了儿女省吃俭用,现在儿女独立了,生活条件好了,自己年龄也大了,他希望趁走动还方便,好好见识和感受一下祖国的繁荣。
从消费水平看,37.1%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处于维持温饱、保证必需生活开支的水平。31.1%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有能力购买较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有余力进行文化娱乐消费。19.4%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在保证生活质量前提下,能够负担得起买车和按揭买房。6.9%的受访者衣食无忧,有车有房,有能力去国内任意地点旅游。2.1%的受访者有能力出国旅游和购物。2.1%的受访者表示自己除了常规消费,还能购买奢侈品或做投资。
阻碍受访者消费提高的三大因素:收入低、物价高、教育医疗贵
商务部发布的《我国消费市场发展报告》显示,2012年我国消费在近10年首次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但受经济形势影响,2012年消费增速比上年有所回落。2013年和2014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继续下降,维持在13%左右。
过去几年,我国实施“汽车下乡”、“汽车以旧换新”、“家电下乡”、“家电以旧换新”等扩大消费政策,对消费增长产生了明显的拉动作用。商务部研究院消费经济研究部主任赵萍表示,2013年没有任何贯通全年的扩大消费政策,受综合经济、政策到期及提倡节俭等因素的影响,全年消费增长提速的难度较大。2014年由于税收增长难度大,难以延续以往消费直接补贴政策,中国消费将由政策刺激的发展模式,转为内生增长模式,消费增长进入减速换挡期。
哪些因素阻碍人们消费水平提高?受访者指出是,收入低(57.4%)、物价高(52.0%)、教育医疗太贵(47.4%)。其他因素还有:房价高(45.9%)、税收重(33.1%)、维权难(23.1%)、产品和服务质量低(21.1%)、没有足够时间(14.8%)、产品和服务不够多样(11.8%)、贷款不方便(7.5%)等。
商务部研究院院长霍建国曾指出,收入增长缓慢是制约消费增长的重要原因。2011年,城镇居民的人均收入水平实际增长速度仅为8.4%,低于国内生产总值9.2%的增速。加之房地产价格尚未回归到合理水平,医疗、教育等支出压力仍然较大,使居民储蓄意愿持续增强,拉低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实际增速。
近两年,这些状况正得到改善。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14年前三季度,扣除价格因素,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实际增长8.2%,这一数字高于GDP7.4%的增速。2014年,我国还出台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减税、调整税收结构的措施。当前,房价一路高涨的态势也已改变,住房消费挤占居民其他消费的情况有望好转。
在孟国新看来,国家支持产业发展,企业生产更多产品,会让大家更愿意消费。“但关键还是要让大家都有钱,还要让房价真地降下来,教育和医疗别那么贵,要不大家有钱也不敢花”。
(责任编辑:唐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