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六大工程 绘就绿色宜居新画卷

03.03.2017  08:18

  2017年,我市城市建设工作将以强烈的文化意识为引领,突出改善民生、完善功能,实施生态环境建设、城市风貌塑造、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城市要素保障体系建设、体制机制创新和固本强基六大工程,绘就绿色宜居新画卷。

  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引领绿色发展

  突出抓好以伊通河综合治理为重点的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引领城市绿色发展。

  以强烈的质量意识推进伊通河综合治理。高标准建成南溪湿地公园并对外开放,完成伊通河中段沿岸22个多功能现代化驿站建设,改造提升民族广场、同乐园、城市风情园等沿河景观,形成纵贯市区的滨河带状公园。推进伊通河南南及库区上游段、北北及农安德惠段、东新开河和新凯河流域治理工程,串湖流域污水实现应截尽截。提标改造西郊、天嘉等9座污水处理厂,完善重点区域污水管网,不断提高污水收集处理率、中水回用率。加大75处黑臭水体治理力度,基本消除建成区黑臭水体。全力推进征拆,保证工程顺利实施。今年总的目标是,坚持“好中求快”,保质保量地完成伊通河综合治理主体工程建设任务,努力把伊通河综合治理打造成样板工程、百年工程。

  以强烈的精品意识引领城市绿化建设。建设提升改造百座公园、百公里绿道、千块绿地,打造一批生态景观。实施人民大街、自由大路等6条主要街路绿化提升工程,新增绿地面积100公顷。对重点街路、商圈、历史文化街区等进行精品绿化改造,对居民小区、单位庭院进行补绿补植,对机场高速路沿线进行高品质绿化,打造机场出入口绿色长廊,提升全市园林绿化的景观功能、生态功能与社会功能。

  以强烈的红线意识抓好生态环境保护。抓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加强燃煤锅炉整治,完成建成区外700台10吨及以下燃煤小锅炉清洁供暖和提标改造;加快工业企业达标治理,完成9台燃煤发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强化机动车污染防控,全市范围基本淘汰黄标车;深入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提升水污染防治能力,健全区域、流域水污染防治联动协作机制,突出饮用水水源防治,集中治理各类开发区、工业集聚区污染,新建乐山、兰家、英俊等14处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开展土壤环境质量详查,加强土壤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实施黑土地核心区综合保护,深化土壤污染源监管,严控土壤环境风险。完成餐厨垃圾处理项目一期工程和三道垃圾场环保生态公园建设。

  城市风貌塑造工程提升城市品质

  突出抓好以旧城改造提升为重点的城市风貌塑造工程,继续推进“十大工程”,确保年内基本完成三环以内旧城改造提升任务。

  注重功能。对三环以内298条市政道路进行维护,彻底解决道路破损、硬化不到位、市政设施不完善、排水不畅等问题;打通微循环道路67条,形成内通外达、进出自如的街区路网环境,畅通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加快推进停车场建设,至少启动建设20个立体停车场,切实缓解中心城区停车难的问题;改造更换公厕235座、果皮箱6000个,建设移动式垃圾站189个;对长春站、长春西站市政及公用设施进行维护,提升长春窗口形象。

  注重民生。改造利国街小区、机车厂小区等15个弃管小区居民出户井到市政管网段排水设施;改造和规范三环内电力和通信架空线路100公里;改造“暖房子”503万平方米;用足用好公积金政策,切实解决中低收入职工住房难问题;加大棚户区改造力度,通过新建和货币安置解决6747套回迁住宅,完成7414套保障房的续建工作;利用3年时间对357块夹馅棚户区进行改造,年内力争完成总量的50%;对161个片区的老旧住宅区进行综合改造,基本完成我市三环内2000年以前建成的老旧住宅区整治,提前3年完成“十三五”计划目标。

  注重品质。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对人民大街、自由大路、西安大路、新民大街等104条重点街路进行改造提升,对黑水路、永春、车百等14个商圈进行综合改造,打造精品街道和精品商圈,彰显城市品位;推进北京大街和东天街历史文化街区改造,提升城市文化内涵;完成两横三纵快速路桥体、两侧建筑立面及三环以内街路、小区功能性照明,提升重点街路、公园广场等区域的景观亮化水平;加强城市治理,坚决整治违法建设、占道经营等行为,扩大“以克论净”试点范围,净化城市环境。

  城市要素保障体系建设工程夯实发展之基

  突出抓好以公用服务保障为重点的城市要素保障体系建设工程,夯实城市发展之基。

  提升供热保障能力。建设热源项目3个,新增供热能力540蒸吨;建设热电联产热网调峰热源项目3个,新增调峰能力530蒸吨;改造供热管网150公里;积极探索“煤改气”、“煤改电”等新能源供热方式。

  提升供水保障能力。做好一、三、五水厂工程项目的收尾工作,启动第六净水厂前期工作,进一步提升我市供水承载能力。改造供水管网50公里。

  提升输供气保障能力。完善长天-长燃天然气管线互通工程项目建设;启动3个高压调压站、兰家输气站、德深35号井气源接收项目和5个天然气管线建设项目,改造危旧燃气管网200公里。

  统筹抓好城市安全。推动海绵城市建设,提高城市雨水蓄积渗透和防洪防涝能力。完善人民防空体系建设,促进城市整体防护能力稳步提升。提升防震减灾公共服务水平和应急能力,通过国家防震减灾示范城市验收。强化城建安全生产工作,加强对市政公用设施和燃气、供水、供热等设施的安全管理,建立长效管理机制;落实属地、行业质量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把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到实处。

  推进综合管廊建设。续建、新建地下综合管廊项目20项,计划开工管廊60.54公里,建成廊体26.01公里。

  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提升承载能力

  突出抓好以轨道交通建设为重点的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进一步提升城市的承载能力。

  坚定不移推进轨道交通建设。地铁1号线6月30日前投入运营,地铁2号线实现热滑试车,轻轨北湖线今年11月末实现桥梁贯通,轻轨3号线东延长线完成土建工程的25%,长春站综合交通换乘中心南广场完成土建主体工程,地铁2号线东延、西延工程开工建设,适时开工建设地铁6号线工程、空港线一期工程,力争用5年时间完成长春轨道交通建设三期规划,为城市骨干轨道交通网络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全力以赴推进市政路网建设。实施生态广场立交、北部快速路东荣大路段、花莲路段等工程,加快形成完整快速路体系;实施“两横三纵”快速路匝道及地面辅道等工程,完善快速路功能;加快景阳大路、北人民大街等工程建设,完善环路之间通道;加快推进硅谷大街与绕城高速互通立交桥、抚长高速人民大街南出口改移、惠工路机场大道、凯旋北路延长段等跨区域通道建设;启动北三环、自由大路、凯旋路等街路拓宽工程,提高主干路网通行能力;打通常德路、民丰大街、临河西街等10条断头路、卡脖路,解决交通堵点问题;启动龙嘉机场综合交通枢纽工程。

  坚持不懈推进“公交都市”创建。改进公交设施,调整优化线路,切实改善公共交通状况。建设18个港湾式停靠站,开工建设10处公交首末站,更新公交车400台。调整公交线路10条,增设5条微循环公交线路,缓解城乡接合部群众“最后一公里”出行难题。启动主城区公交都市500公里农村公路项目,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构建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

  固本强基工程积蓄发展后劲

  突出抓好以纪律作风建设为重点的固本强基工程,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纪律严明的高素质城建干部队伍,有力保障各项工作进展。

  加强能力建设。强化“以文化意识引领城市建设”的工作理念,进一步解放思想,注重加强业务学习和吸收借鉴先进地区工作理念、建设经验,做到立足本来、学习外来、创造未来,不断提高工作能力。

  切实转变作风。以“抢抓机遇、创新发展”主题实践活动为载体,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坚持问题导向,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以务实的精神抓好城市建设。

  狠抓廉洁自律。时刻强化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严格执行准则和条例,做到不碰红线、不越边线、守住底线。

  体制机制创新工程推进转型升级

  突出抓好以城市管理体制改革为重点的体制机制创新工程,推进城市管理转型升级。

  推动城管体制改革。加快建立责权一致、重心下移、高效有序的大城管体制。创新城市基层管理模式,推进城市管理重心下移到街道、社区,在共治共建共管中创造美好生活。探索启动智慧城建工程,综合运用大数据,推进城市建设与管理。

  深化交通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公交体制改革,启动民营线路回收工作,实行公交特许经营管理,引导整合民营公交企业,形成国有主导、多方参与、规模经营、有序竞争的格局。积极稳妥推进出租汽车行业改革,制定出台出租汽车行业改革文件,改革巡游车运营许可制度,建立健全退出机制。做大做强交投集团,用好用活金融产品,推动重点项目建设,实现项目建设与交投发展相互支撑、良性互动。

  推进城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抓好房地产去库存,开展购租并举试点工作,确保到2017年底商品住宅库存减少至920万平方米。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积极推进长春新区国家级建筑产业现代化园区建设,推动亚泰集团建筑工业化制品产业园一期工程实现竣工投产,年内新建装配式建筑面积达到20万平方米以上,装配率达到20%以上。

  加快城建投融资体制改革。成立全市城建投融资工作领导机构,健全决策机制,明晰各相关部门职责,形成多部门协同配合的城建投融资工作新格局。创新思路,整合资源,统筹融资模式,用活金融工具,破解财力瓶颈。

  强化征拆责任机制。坚持“去存量、攻节点、保建设”,制定2017年度全市重点建设工程征收任务清单,完善征拆责任体系,实行考核问责。通过政策突破破解一批、打击“三抢”促动一批、高位统筹解决一批、司法强制执行一批的办法,破解征拆难题,扫除建设障碍。

  持续推进“多规合一”改革。进一步完善空间规划体系,新增融入13项涉及空间的专项规划;建立全类型项目信息滚动更新机制,持续融入已建、在建项目,补充规划项目。进一步完善综合服务框架,将综合信息平台与相关部门的业务系统进行对接;梳理建设项目策划生成流程,开发完成部门联合会商的建设项目生成系统。

  实施国土资源领域改革。开展“完善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出租、抵押二级市场”试点,出台加强用地保障的实施意见,创新供地政策,激活存量土地,盘活存量市场,激发市场活力;加快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和农村土地征收制度改革试点,实现同地同价,提高征地效率;启动草地、水域、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发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