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医疗均衡的“广州-连南”范例
原标题:探索医疗均衡的“广州-连南”范例
广州观察
连南县人民医院曾是个“冷门”医院,现在一下成了“香饽饽”。原来,2014年7月1日,连南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正式委托给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帮扶性托管。通过“造血性”帮扶,连南医院的医疗技术得到了快速提高,老百姓看病在家门口的医院就能解决。(1月25日《南方日报》)
连南县级医院的华丽变身可为当前解决“看病难、看病贵”这个全国性难题,提供不少有益启示。众所周知,在中国当前的医疗体系中,无论是人才结构还是资源配置,都呈现“倒三角”模式。大城市集聚着丰富的医疗资源,常常人满为患,一床难求,而众多县级医院、村医院、社区医院等却常常无人问津。这种不合理的医疗分布,不仅使农村、边远的老百姓医疗成本剧增,也导致大城市医疗价格水涨船高,甚至“连等个床位都要找人”。有鉴于此,中国近几年开始在一些城市试点医联体,意在打通人才流向基层医院的通道,通过将城市的三级医院或二级医院、社区医院、村医院组成一个医疗联合体,改变大医院过度膨胀的现状。
而颇为遗憾的是,这个初衷甚好的“医联体”,在落地时并没有人们想象的美好。有医院专家在媒体撰文称,医改中各个部门没协调好导致政策落实难。而更棘手的是,当前大医院竞争激烈,“抢病人”已不鲜见,医联体在一些地区已异化为“吸水机”,不但没将医疗资源下沉,反而将被帮扶医院的病人倒吸到大医院,加剧了看病难。
不难理解,本着“以强扶弱”初衷的医联体,在推行中势必遇到人才、资金、技术等流通带来的重重阻碍。在这种情况下,“广州-连南”范例的脱颖而出,具有范本意义。在攻坚过程中,“广州-连南”模式具有以下几个亮点:
首先,人才下沉机制健全。人才是大医院的“压舱石”,也是县级医院的软肋。医联体首要面对的,是打通人才下沉通道。该通道必须具有灵活性及成长性,才能赢得医疗人才的支持。“广州-连南”范例中,扎根当地的医疗团队,被大医院视为储备管理人才的一步,而且到“基层去”也非遥遥无期:院长任期3年,技术干部1年,并且原则上,技术干部两周才能回一次广州。如此,单从职业生涯发展看,到基层不失为一个对未来的投资。团队组建的阻力降到最小。
其次,资金管理利于基层。一家困难重重的县级医院,可谓“烫手山芋”。成功“救活”了县医院,资金分配上怎么办?这一既现实又难堪的问题困扰着不少医联体,也导致不少医联体动力不足。在“广州-连南”范例中,广药附一院明确了“公益托管”的性质,去行政化并在合作协议中规定:当连南县人民医院业务收入增长超过20%时,广药一院仅在增长超出20%的部分提取小部分作为托管金。这样一来,既保证县级医院的积极性,又令托管金有了基本保障。
最后,托管模式变“输血”为“造血”。以往医联体经验中,常出现一个尴尬现象:大医院帮扶起来的县级医生流失严重,医院发展陷入恶性循环。在“广州-连南”范例中,注重培养县级医院的骨干力量,变“输血”为造血。接手托管连南医院的是广药一院的骨科专家董群伟,在其努力下,连南医院的医疗技术得到了快速提高,医疗业务也得到快速增长。光是去年的7~12月,医院业务收入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26.61%,医院的学科建设也更加完善,成功完成了多项难度极大的手术。
总之,在纾解医疗资源分配的困局上,多一个成功范例,便多一份前进信心。愿更多医联体打破地域、部门的隔阂,打通人才、资金流通的障碍,最终实现均衡医疗资源分配的愿望。 (陈小雁)
(来源: 广州日报 )
(责任编辑:章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