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一个脚印朝着全面振兴前进——张德江参加吉林代表团审议侧记
阳光明媚,清风拂面。
3月8日上午,人民大会堂二楼东大厅内欢声笑语,暖意融融。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来到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吉林代表团,同家乡的代表们一起审查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
上午8时50分,在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政协副主席杜青林,吉林代表团团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巴音朝鲁,副团长、省长蒋超良等陪同下,张德江微笑着来到代表中间,与大家握手,亲切交流。看到老领导、老书记,代表们争先恐后上前。“咱东北话讲,叫‘宁落一屯,不落一人’,咱们挨个握手。”张德江幽默风趣的话语,让代表们倍感亲切,现场笑声不断、掌声不断。
巴音朝鲁深情地说,委员长对吉林始终怀有深厚的感情,始终关心吉林的振兴发展,关心家乡人民的生产生活,对吉林各方面工作给予悉心指导和大力支持。特别是非常关心、关注吉林重大项目建设,在委员长的重视和推动下,长珲城际高铁、延吉至大蒲柴河高速公路、敦化抽水蓄能电站等一批重大项目顺利推进,有力地推动了吉林经济社会的发展。真挚的话语,让现场响起阵阵掌声。
离开家乡多年,如今吉林发展怎么样,委员长十分关心。蒋超良代表首先向委员长汇报:与全国一样,过去一年吉林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吉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指引下,全省上下从容应对、奋力攻坚,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十二五”时期,吉林地区生产总值跃上万亿台阶、地方级财政收入迈上千亿台阶、粮食产量登上了700亿台阶,实现经济总量翻一番、民营经济主营业务收入翻一番……
听到家乡喜人变化和一组组闪光数字,委员长连连点头赞许。“现在粮食产量是多少?玉米加工能力达到多少?”委员长插话询问。
“去年粮食产量是729.4亿斤,玉米加工能力达到1500万吨。”
“吉林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希望吉林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情况下,大力推进粮食深加工和就地转化,深入开展畜牧业和过腹转化,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致富。”委员长殷切的希望,让现场再次响起掌声。
代表们畅所欲言,会场内气氛热烈。李秀林、徐平、刘益春、房俐、杨克勤、姜治莹、金硕仁等代表先后发言。大家结合实际唠实嗑、聊优势、谈发展、提建议。委员长不时插话,询问有关情况,与大家深入交流。
委员长十分关心吉林医药产业的发展。他问李秀林代表,去年敖东药业的销售收入是多少?。
“39亿元。企业连续10年,利税超过10亿元。”李秀林回答。
委员长点头赞许。他说,敖东这个企业不简单,打造品牌30年更不简单。它不仅是企业品牌,更是吉林的一段历史,与扶余、农安等地一样,都有值得下力气发掘的历史。聊起吉林历史文化,委员长如数家珍。
来自延边的金硕仁代表向委员长汇报延边的发展变化,邀请委员长回家乡视察。
委员长深情地说,来吉林代表团有回家的感觉,很熟悉、很亲切。离开吉林的时候,我说了三个“没够”:吉林是个好地方,我没待够;吉林是个干事创业的地方,我没干够;吉林干部群众朴实,我没处够。这三句话,是我真情的表露。吉林是人杰地灵的好地方,既有山区,又有平原,还有草原,资源比较丰富,气候四季分明。你们概括的五大优势,老工业基地振兴优势、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优势、生态资源优势、沿边近海优势和科教人才人文优势,概括得很准,这确实是吉林的优势,要继续发掘、继续提升。吉林未来发展潜力很大,要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发展信心,抓住国家实施“十三五”规划和新一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机遇,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着全面振兴的目标前进。
审议结束,在全场热烈的掌声中,张德江发表讲话。他说,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适应和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改革发展,加快实现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要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淘汰过剩产能,促进传统优势产业提质增效,加快培育新的增长动力。要加大改革力度,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优化营商环境。要做好农业这篇大文章,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安全体系,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要围绕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老百姓,用好民生这个“指南针”,坚决守住民生底线,解决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委员长饱含感情、语重心长的话语,让代表们深受感动、备受鼓舞。现场掌声,一次又一次响起。巴音朝鲁说,委员长对吉林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对吉林未来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饱含着对白山松水的深厚感情,饱含着对2700万吉林人民的亲切关怀,饱含着对吉林新一轮振兴发展的殷切期望,让我们深受鼓舞、深受鞭策、深为感动。全省上下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以实际行动抓好贯彻落实,加快推进吉林新一轮振兴发展。
中午12时许,委员长与代表们握手告别,代表们依依不舍,期盼老书记能再次回家乡视察,给予吉林新一轮振兴发展更多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