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俩投资公司一字之差 高管几乎同时失联

23.01.2015  10:07

两家公司的“关门”让投资者摸不着头脑

近日,不断有P2P出事跑路的消息传出:吉林恒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出现老板失联了,吉林省博润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老板失联了,吉林金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失联了,吉林省银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失联了……

为何P2P公司接连出事?为什么中石油、中石化这样的“国企大户”净利润率尚且不足10%,P2P公司却能许诺动辄百分之十几的投资回报?

1问·投资实业利息有多诱人?

年化收益率最高达17%

“投40万,每月利息就3000多”

近日,记者以投资者的身份来到位于长春市二道区民丰大街上的一家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该公司刚刚开办不久。

走进公司,前台工作人员就有五六位之多,一个小伙子热情接待了记者。记者注意到,这家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店面很大,不仅里外有套间,而且楼上也是办公区域。在接待室,小伙子和记者介绍了投资模式,“我们现在已经找到一家企业了,他们急需资金发展,我们对他们的经营等都进行了考察。”他随后拿出这家企业的介绍,和一些图片,证明企业有厂房,是实体企业,正在进行生产。

“我们这儿投资门槛低,最低1万就行,而且投资时间很灵活,最短才三个月,最长也就1年。”他把一份利润表格给记者看,记者看到,年化收益率因投资时间和投资金额不同而不同,最高的为17%。他表示可以去企业参观。他还举例,有附近居住的老人投资了40万,每月利息差不多拿到3000多,“她自己都说,三个月就能凑足1万,比银行利息高多了。”

2问·投资公司究竟啥性质的?

“企业把厂房和土地抵押给投资公司”

投资公司称自己是一家中介公司

“我们签订一份合同,目前该企业已经把厂房和土地抵押给我们公司了,土地作价很低的,这份合同就能保证即使企业破产,我们投资的本金和利息也能得到偿还。”他说,这样就避免了风险的产生。“我们只是一家中介公司,你们的钱都直接给企业了,我们是不直接接手你们的钱的,而且企业做了抵押,风险很小。”他拿企业的土地来比方,土地估价是1400万,但抵押价才800万。

3问·如果投资公司跑路咋整?

投资公司自称没有风险

“稳赚的,为啥要跑呢”

但记者注意到,这份合同,企业是与投资管理公司签订的,而且企业抵押的资产也是抵押给投资管理公司的,与投资者没一毛钱关系。

记者询问,如果该投资公司跑路了咋办?

小伙子说,“不会,对我们来说是稳赚的,为啥要跑呢,我们只是中介的性质。对我们自己来说,也没风险,即使企业破产了,但是他有抵押的厂房、土地等,抵押的价格很低,我们变卖后就都是我们自己的了。”

但小伙子也告诉记者,虽然投资时间有6个月和1年的,但他建议还是选择投资3个月的,“其实,短期内肯定是赚钱的,但是时间长了谁也不好说。”

至于为啥“谁也不好说”,他没做过多的解释,只说“这要看国家的政策”。

4问·投资实业赚高息靠谱吗?

专家称一些大企业净利润率不超10%

“超8%的投资收益是不可能的”

目前,为何各种投资管理公司接连出事,平台老板卷款跑路事件频发,但依旧没有浇灭投资者蜂拥般的热情?

吉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付亚辰教授对此表示,这类公司的投资风险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投资项目失败,另外一种是大股东撤资。“目前实体经济都不景气,即使是一些垄断行业的企业,利润也不会超过10%,如果投资项目承诺回报利润超过10%,那么说,企业利润就必须达到15%以上才行,但就目前经济形势来看,实体经济几乎很难达到。”另外,由于民间借贷兴起,以钱推钱,逐步推高了利率,当大股东撤资后,资金链断裂,一些中小投资人必然要遭受损失,说血本无归并不是危言耸听。付亚辰的说法并不夸张。记者分别查阅2013年上市公司年报发现,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联通2013年的净利润率,分别为6.3%、2.48%和3.39%。一位不愿具名的银行界人士告诉记者,“超过8%的投资收益是不可能的,太不靠谱了。”

警报·警示

投资公司三种陷阱  投资者不得不防

记者归纳了一下,这些公司的经营模式多是投资公司与投资者签订所谓借款合同或担保合同,稳定可靠的投资项目、高额的回报,加上这些投资公司大都租赁繁华路段的门面,内部高档的装修,业务员的热情服务,吸引了不少投资者。记者注意到,多家失联P2P公司的投资者主要是中老年人居多,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了绝大多数。

陷阱1:承诺高额回报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银行业内人士表示,企业从银行贷款所需支付的利息也在10%-15%之间,所以这样看来,投资管理公司承诺的年利率似乎并不过分,但是这样的企业为啥不选择银行借贷却选择民间资本,这其中不乏有的公司是无法通过银行的严格风控审核,所以要选择民间资本借贷,这样的公司本身经营就有问题,一旦投资管理公司控制风险能力把握不好,很可能出现坏死账,对投资者不利。

陷阱2:自称合法企业

上述人士说,虽然这些投资管理公司是合法企业,但是其中一些存在的违规行为也增加了投资者的风险。他举例说,有的投资公司老板本身就有自己的实业,可以以开办投资公司为名,借助自己的实业吸纳投资人,投到自己的企业里,这样受资人和担保人是同一人,投资人维权很艰难。

陷阱3:不怕企业破产

记者在前述的采访中发现,企业是与投资管理公司签订的合同,企业抵押的资产是抵押给投资管理公司的。

工作人员也称,其只是中介的性质。“即使企业破产了,但是他有抵押的厂房、土地等,抵押的价格很低,我们变卖后就都是我们自己的了。”对此,上述人士说,“这个只是保障了投资管理公司的利益,但是投资者的利益谁来保证呢?”

提醒1:

投资者不要轻信高回报

要捂紧自己的钱袋子

目前,虽然有关部门表示将对P2P公司进行监管,但监管与管好是两个概念,同时,相关细节还没有出台,目前仍然处于监管空白期。对此,银行业内人士提醒市民,面对良莠不齐的投资管理公司和鱼龙混杂的投资理财市场,广大投资者不要轻信高回报,要捂紧自己的钱袋子。

提醒2:

交15万就能加盟P2P公司

总部可不会帮你还款

记者了解到,目前长春已经有上百家这种投资管理公司。而加盟一家P2P公司的门槛并不算高。

记者致电北京的一家投资管理公司表示要咨询一下加盟条件,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收5年的加盟费是15万元,然后在当地你必须有门市,面积不得少于120平米,在办公室内的人员不得少于3人。”“如果你自己资金不够,我们可以给你提供资金支持。但你自己至少要有100万到200万资金。”他一再强调,并不看重加盟费,更看重的是后期经营。当记者询问是否有风险时,他表示,“把借款人的抵押物抵押在出借人的名下,风险很低,我们就是赚利息差,不直接接手资金,比如你贷给企业是3分利,而给放款人是1分利,那中间的2分利就是利润。”他还明确表示,“我们公司只有帮助客户追讨责任,不承担还款责任。”  记者  刘瑛

■新闻焦点

俩投资公司一个叫金盎一个叫银盎

老板几乎同时失联  它们有关系吗?

上周末,长春市一家名叫“吉林金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和一家名叫“吉林省银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老板几乎同时失联,投资者们向警方报案,两家公司仅有一字之差,公司标志长得很像,这两家公司有什么关系吗?

1月22日上午,在长春市景阳大路与万福街交会处,“吉林省银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盎投资)的大门锁着。尽管银盎投资已经没有人在,但仍有投资者来这里等待消息。投资者徐先生说,银盎投资刚开了没几个月,他在这里投资了10来万元,年收益率是17%,上个周日的时候,银盎投资的老板不见了踪影。“老板姓王,电话也打不通,我们的钱都没有拿回来,已经报警了。”徐先生说。在湖西路与红旗街交会处附近,“吉林金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卷帘门紧锁。投资者高先生向记者表示,他在金盎投资了8万元,选择的是三个月,收益率是12%,每个月的20日是收益日,他也收到过每个月不到1000元的收益。18日是他的到期日,他到这里一看,公司的老板已经不见了,本金也拿不回来了。

高先生说,“老板姓范,是河南人,我上个月就觉得事不好,想要把钱拿回来,姓范的老板说我还有20天就到期了,提前拿出来不合适,最后又把我说服了,早知道就早把钱拿出来了。警方来的时候将金盎投资的公司账目都封存了,现在投资者们都在等待警方的调查结果。”高先生表示,据金盎投资的人说,投资者们的钱都投到了河南洛阳的企业,但这个企业是否是真实存在的,投资者们并不知晓。多位投资者怀疑这两家公司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投资者说,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两家公司的标志仅有细微差别,如果不仔细看分辨不出来。记者  胡海宾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