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中华思想文化术语发布会在武汉举行

09.11.2016  19:03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的现代释译与运用’学术研讨会暨第二批中华思想文化术语发布会”在武汉举行本网记者 明海英摄
  
  11月5日——6日,“‘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的现代释译与运用’学术研讨会暨第二批中华思想文化术语发布会”在武汉东湖书院召开。武汉大学党委书记韩进、教育部语言信息管理司司长田立新出席开幕式并讲话。
  
  会议由武汉大学和北京外国语大学联合主办,武汉大学国家文化软实力协同创新中心、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秘书处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承办。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成效初显
  
  来自全国各地80余名专家和各界人士与会,围绕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的现代阐释、运用、文化认同、外译与传播四个议题进行深入、热烈研讨。武汉大学人文社会学科研究院沈壮海院长,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王博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袁济喜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所金元浦教授,台湾慈济大学宗教与文化研究所林安梧教授做了主旨发言。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是由中华民族主体所创造,凝聚着中华人文精神、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以词或短语形式固化的概念和文化核心词。其中有的术语,如“民胞物与”“四海一家”等,不仅作为一种“文化基因”构成了中华民族的自性,而且也代表了整个人类的共同归趣。
  
  为做好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的整理和传播工作,2014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了“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建立了由教育部、国家语委作为召集单位,中央编译局、中国外文局、外交部、民政部、文化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务院新闻办、新华社、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等11个部委(单位)为成员的“外语中文译写规范和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部际联席会议”,负责统筹协调。该工程是一项光前裕后的大事业。它使中华思想文化术语所凝聚的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从古代走进今天,从中国走向世界。
  
  工程实施以来,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产生了广泛影响。
  
   准确传达中国文化与中国精神
  
  在本次研讨会开幕式上,继2014年12月,部际联席会议在北京公布了第一批81条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之后,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韩震教授宣读了第二批公布的319条术语并介绍了即将出版的《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第4辑)》。
  
  第二批发布的319条术语中文艺术语101条,历史术语103条,哲学术语115条。哲学术语包括“乾”、“坤”、“玄”、“八卦”、“非攻”、“混沌”、“兼爱”、“宇宙”、“道法自然”、“否极泰来”等。历史术语包括“君”、“龙”、“春秋”、“社稷”、“炎黄”、“唇亡齿寒”、“居安思危”等。文艺术语包括“诗”、“词”、“白描”、“丹青”、“空灵”、“写意”等。
  
  之后“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还将继续整理600条术语,并向社会发布。已发布的400条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中有很多一直被广泛引用。为更好地传播和推广编译成果,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网站已经正式上线,读者可以自由浏览已公布的术语,同时,通过互动交流将建设性意见予以及时反馈。
  
   术语整理诠释应服务于话语体系构建
  
  中国思想文化博大精深,其术语也异彩纷呈。但由于传统学术发展的局限,加上过去疏于系统整理,这就需要开展大规模的系统整理工作。武汉大学中国语情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赵世举建议,首先是要筛选,去芜存菁,优先整理最能体现中国文化精髓,并具有现代价值的重要术语;其次是要用通俗精炼的语言准确全面地阐释术语内涵,勾勒其发展演变;再次是要根据文化传播规律,得体地进行外译。
  
  “术语只是知识,只有使其变成话语,运用于社会生活才能产生作用。这就需要构建一体多样、生动活泼的话语体系。”赵世举认为,话语体系必须服务于话语体系的构建,注重揭示和照应相关术语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有机的话题体系亦即思想体系。具体地,他建议,要贴近时代。要着眼现实需求,立足解决现实问题。这样的话语别人才愿听;既要继承也要转化创新。思想文化本来就是不断发展的,在话语体系构建中,应当努力挖掘传统思想文化的当代价值,注重话语和思想的继承、转化和创新,以展现中华文化数千年一脉相承、生生不息的魅力,增强吸引力和感召力;心有受众,注重差异化表达和有针对性传播。要考虑受众因素,发掘共鸣点,以触发“通感”“移情”,促进心灵沟通,增进理解,化解误解;要善用别人的语言和表达方式。
  
  在武汉大学文学院青年教师欧阳晓芳看来,“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就是我们构建话语体系、争取话语权的一柄利器。自设立之初,该工程就体现出宏阔的国际视野、鲜明的中国特色,是一个“顶天”的高端工程。不过,她认为,从现阶段的工作来看,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她建议未来,加强以接受者为中心,做好海内外传播接受者的调查研究工作,加强立地方面的工作。对此,欧阳晓芳建议,多渠道、系统地了解传播接受者和传播环境;分层级、分领域地开展术语整理和诠释工作;多平台、多媒介协同建立综合高效的传播渠道。(记者 明海英)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