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余咬定发展不松劲

14.11.2014  11:41

吕国华

年初以来,扶余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做大新型工业市、做强现代农业市、建设区域中等城市、打造文化旅游新城”的发展战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向着建设幸福扶余的目标奋力前行,全市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快速发展,取得了一个个新成果。

工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工业产销衔接水平不断提高。扶余市坚持科学发展,积极引进中节能农业有机废弃物综合利用、黑龙江省清河泉生物质发电热电联产等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带动性强的大项目。以雨润集团百万头生猪屠宰、正邦公司200万头生猪养殖加工一体化项目等为支撑,打造绿色生态农畜产品产业。依托长哈两市汽车、石化、医药等产业,发展机械加工配套服务项目,吉林阳光汽车部件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汽车部件项目产销两旺。做优新型建材产业,松原六环商品混凝土、中国北方建材水泥、吉林森裕钢结构、吉林宏原实木制品等近20家规模以上建材项目企业生产的混凝土、水泥钢结构、铝塑板、细木工板、生态板、地板畅销全国各地市场。培育新兴产业,吉林鑫龙宜门窗有限公司光伏发电及年产20万平方米新型智能环保节能门窗项目和扶余市博一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手机耳机机芯项目的相继投产,标志着扶余市在引进高新技术产业项目上再上台阶。

扶余市今年虽然受到春季低温多雨、后期高温少雨的气候条件影响,但通过全面推广应用农业新科技,最大限度消除不利影响,获得了丰收。

扶余市加大农业科技普及力度,农业、科技等部门,按照良种良肥良法相结合、试验示范推广相结合的新思路,根据全市种植业结构布局,推广了测土配方施肥、玉米精量点播、水稻“两早”等新技术,实现了土地减肥节成本,鼠口夺粮增效益。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普及率100%,全市农业新技术、新方法、新品种综合普及率达到90%以上。新型配方肥、新型杀虫杀菌植物生长调节剂试验等试验示范项目,都取得了较好效果,为新品种新技术的大面积推广提供了科学依据。粮食高产创建示范田通过应用综合配套技术,辐射带动了农民种粮水平的提高。

扶余市服务业结构调整实现新突破,市场体系建设步伐加快,投资6亿元的中国供销扶余商贸城一期工程占地6.2万平方米,于2013年10月18日竣工。经过近一年的努力发展,市场已经初具规模,从今年5月份开始,市场内每天客流量达6000多人次,农贸区水果、蔬菜交易车辆200多辆,农贸区日交易额140多万元,家装区日交易额150多万元。市场的建设在拉动扶余商贸流通业发展、解决就业、平抑市场农产品价格、改变城市环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城市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纵横交错的道路、风景优美的公园……一批批群众满意的惠民工程相继在扶余城区建成。城市面貌大大改观,城市品位进一步提升。

继2013年完成7条城区道路建设之后,今年扶余市又投资6000万元开工建设14条城区道路,投资390万元改造6条背街小巷。截至目前,这些道路工程已全部竣工通车,方便了群众出行。

总投资9500万元的扶余公园,于2013年9月份开工建设,今年9月10日正式对市民开放,公园主要由“一山、一阁、两湖、两园、两湿地”等景点和设施组成,形成了一道自然、生动、秀美画卷。

近年来,扶余市以辽金文化为突破口,主打大金得胜陀颂碑、瓮泉山、松花江度假村等旅游品牌,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旅游产业升级。深入开发珠尔山、沙洲森林公园等自然景点,打造集湿地山水、自然观光、生态休闲为一体的景观带。不断完善石头城子古城遗址、百年神榆等重要景点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扶余一日游”精品旅游线路。培植扶余旅游经济圈,开发和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延长旅游产业链条,拉动扶余市经济快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