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取消211项职业资格许可 打掉就业拦路虎
近日,国务院再次取消62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加上去年以来已取消的149项职业资格,共取消了211项职业许可和认定项目。不难想象,社会创业活力将进一步释放。专家提醒,关键要看政策的落实,应警惕一些部门在落实上大玩“空手道”,千方百计地延缓或者阻挠政策的落地。
国务院取消211项职业资格许可 占总数1/3
我国从1994年开始针对专业技术人员和技能人员实行职业资格制度。主要推行准入类和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许可。到2013年底,国务院部门共设置各类职业资格618项,包括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219项,技能人员资格399项。
2014年以来已分三批取消了149项职业资格。第四批被取消的正是7月23日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取消一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的决定》中取消的“通信工程师”、“IC设计师”、“国际贸易业务员”、“医药代表”等62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
至此,国务院已取消211项职业资格学科和认定项目,占国务院职业资格总数的34%。国务院承诺,年底前后还将继续集中取消一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
打掉创业“拦路虎” 降低就业市场门槛
国务院取消职业资格许可,打掉了一批市场主体创业兴业的“拦路虎”。国务院要求,抓紧向社会公布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清单,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改革释放出创业创新活力。这既是促进经济增长,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现实需要,也是进一步简政放权、打破部门利益垄断的现实倒逼。
“减少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工作是简政放权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背景下,职业资格不能成为就业创业的门槛。该放的彻底放开,该减的彻底减掉,该清理的彻底清除好,不留尾巴、不留死角、不搞变通。” 人社部副部长汤涛说。
“过去有些政府部门把职业资格许可当成权力使用,中介机构当成敛财工具。”北京市社科院副院长赵弘表示,取消部分不必要的职业资格许可,将减少就业关卡,有效规范市场。
而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也认为,取消职业资格许可,不再持“证”上岗,就等于降低了部门各自设置的“市场门槛”,对于大众就业和万众创业有激励作用。
还有业内人士认为,取消不必要的职业资格许可认定,不仅减少了对人才和劳动力的束缚,也是尊重市场规律和人性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