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粮票到苹果手机40年大学生入学行囊看变迁
8月28日是传说中的台风“天鹅”登陆的日子。尽管“天鹅”没有席卷长春,但仍然带来风雨阵阵,吉林大学中心校区的五月花广场上,迎新帐篷照旧撑起,一年一度的吉大迎新季,正式拉开。
一大早,2015级的95后小鲜肉们,在亲友的陪伴下,提着大包小裹,钻进属于自己学院的帐篷。每一年的迎新,除了负责迎接的老师和学长,以及前来报到的新生和家长,最令人侧目的迎新元素,就是新生们手中的行囊。
很多大孩子第一次离开家,他们在行李里装上哪些必需品步入大学?通过采访,新文化记者发现,不同年代的新生,入学的行囊也有很大的不同。
95后必备:苹果手机、iPad、驾照
在吉大的迎新帐篷里,前来签到的新生,几乎人人都握着一部手机,而手机的型号,绝大多数都是苹果。新生李姗姗说,除了苹果手机,她的入学必需品里还有iPad。
新生辅导员常荣舰说,苹果手机、iPad是很多今年入学的95后新生的标配,此外还有驾照,“很多新生都在高考之后去考了驾照,直接带着驾照来上学。”
此外,很多新生所带的行李并不多,一位新生说,他只带了换洗的衣服和一些材料,其他的日用品,甚至被褥都准备报到之后找个商场现买。
90后必备:智能手机、电子书、电脑
24岁的李璐是去年毕业的,2010年,她来入学报到时,虽然苹果手机已经开始风靡,但是作为学生党,她并没有机会购买,当时带来的手机是一款摩托罗拉品牌的智能手机,“我同学也没有用得起苹果的,当时对我们来说,花四五千元买个手机,实在太奢侈了。”
李璐说,她报到那天,还带了一台笔记本电脑,以及电子书,“上了大学,很多地方要用到电脑,所以直接就从家买好了带来。”这也是其他同学的常态。
此外,电子书也是李璐这一届大学生的入学常备物品,“那时候我在追网络小说,也特别爱看电子书,就买了部电子书带来学校,同学之中也有一些像我一样的。”
85后必备:手机、万能充、MP3
1987年出生的李瑶,是2006年上大学的,她的入学必备则是手机、万能充、MP3。
对于很多95后而言,MP3只是一种音频格式,但是在2006年左右,MP3却是在年轻人中间风靡一时的电子设备,“不仅可以用来听歌,还能用来拷文件。”李瑶说,当时U盘还未普及,但是很多时候要用到电子文件的传输,于是大多数同学拷文件的媒介,就是MP3。
相比较来说,万能充对于现在的小鲜肉来说,就有些陌生了,在2006年左右,万能充被普遍使用,是因为当时手机电池的不给力,“当时彩屏手机正兴起,电池不扛用,有的手机在购买时就会配套两块电池,随身携带,以便于替换。”李瑶说,万能充就是因为备用电池的出现而兴起的,“这个便携式充电器,什么样的电池都能充,那时候我们几乎人手一个。” 80后必备:BP机、床垫、方便面
小金生于1981年,她在21世纪刚刚来临的时候走进大学,她还记得,当时的自己背着一个海绵床垫,上面挂着一堆衣架,走进学校报到。她的背包里,还装着方便面和一罐腌黄瓜,“听说大学食堂饭菜不行,我怕吃不好,就从家带了点干粮。”
在2000年,最有时代特征的新生入学神器,当属BP机,“家庭条件过得去的同学,腰间基本都别着BP机。”小金说,有一些土豪型的同学,还带着罕见的手机来,“虽然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候的手机造型像砖头,除了接打电话什么功能都没有,但是在那个年代的学生中间,已经相当高大上了。”
70后必备:枕边书、自行车、土特产
王璞睿是1972年出生,1992年上的大学,由于家在长春,学校也在长春,他入学第一必备品是一辆二八式自行车,“骑着自行车,驮着行李,到学校报到。”他说,由于那时候学校开始为学生发放被褥,他只带了一些换洗衣物和生活用品,此外的必备,就是平时常看的一些书,“那时候没有什么娱乐活动,闲暇时只能看看书,枕边不放几本书的大学生,就会给人怪怪的感觉。”
70后的大学生们,最有趣的一点是,刚入学时都带着家乡特产,这是用来进行同学之间沟通的。他说,他内蒙古的同学带来了牛肉干,湖南的同学带来了腊肉,他带的是一兜松花蛋,“那时候很多人都没吃过松花蛋,同学们因此对我的印象都挺深刻。”
60后必备:粮票、搪瓷饭缸、全家福
1960年生人的苏颖,如今已是一名大学教授,她上大学的那一年,是1978年。她还记得,当时的自己拖着一个行李包、一个旅行袋、一个老皮箱,告别父母,挤上绿皮火车,前往大学报到。
苏颖说,那时候刚刚恢复高考不久,人们对于大学生活都非常陌生,她总觉得,上大学就像是要出一次很远、很长的门,于是她的行李格外的多,“自带被褥、衣服、脸盆、暖壶、鸡毛褥子……”
最有特点的,也是最普遍的行李必备品,是搪瓷饭缸,“每个人都要准备,打饭时必须要用的。”此外,最有时代特点的,是必须带粮票,以及油茶面。
在60后大学生的行囊里,最温情的一部分,也是如今已经消失的一件东西,是人手一张的全家福,“我带在身上的那张,是我和全家人在江边的一张合照,每到深夜,想家的时候,都要拿出来看一看,捧在胸口,枕在头下,微笑着入睡。”说到这,苏颖的语调里,是满满的幸福。新文化记者 赵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