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修手机等候配件时间超期限 消费者有权退换货
3月15日,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日,也是新修订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一周年的日子。作为消费者维权的武器,这一年大家都学会用“新消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了吗?5日,长春市消费者协会秘书长钟萍做客民生直播间,揭开那些伪装好的陷阱,告诉大家究竟该如何维权。
电子商品、手机投诉多
去年,我市各级消协受理消费类纠纷7880件,与2013年同期相比上升了80%以上。究其原因,钟萍认为,是新消法实施后,给了消费者众多的权利。从投诉上来看,一些古董、玉制品等投诉量增加,电子商品投诉量上升很大。手机投诉量较2013年上升了2倍,随之的通信服务投诉量也上升了近3倍。钟萍称:“在通信服务中,经常有人投诉乱收费问题,好多客户没定制的业务,突然就出现了。”
七天退货?没那么容易
点击设置、扫二维码都存陷阱
网购,一直是消费者维权的“重灾区”。在新消法中,明确规定可“7天无理由退货”。但是在现实的交易中,却并没有那么容易。
钟萍称,有些网店店主还特意给消费者设陷阱。在消费者要进行退货时,他满口答应,但是却提出条件,比如说点击一下、评论一下或者是取消一个维权方面的设置,只有答应这样的条件才可以退货。但是当消费者按条件点击之后,店主马上摇身一变,不退了。因为,消费者已经取消了这方面的资格,没有权利再去维权。
钟萍举例称,曾有一名大学生在网上借1万多元钱买品牌鞋,结果邮递过来后发现是假货,联系经销商退货时对方同意退货,但要求大学生必须以指定快递邮递回来。大学生为省钱选择了其他快递,对方收到鞋以后便开始拒接电话,这种异地维权对消费者来说,非常难。
除了退货陷阱,就是现在大家最热衷的扫二维码,也可能存在陷阱。钟萍称,现在有些商家与消费者交易时,会先给消费者一个二维码,当消费者扫码时,他的信誉卡已经被套取了钱。所以说,科技发达的同时,也潜在很多风险,消费者更应该保障自己在消费上的安全,不要轻信某个信息。
维修手机等候配件时间超过期限
消费者有权选择退换货
手机更新换代快,手机用户越来越多,手机维修经常发生。可是大家知道吗?手机在维修过程中,如果维修者手机维修时间超过七个小时,对方是需要提供备用手机的。
钟萍称,在手机三包规定中有这方面规定,当手机当天修不好,售后应该为消费者提供备用手机,特别是一些需要返厂到外地的手机。
而且,等候配件的时间也是有规定的。“当你违背这些规定的时候,对方可能就要承担相关这方面的责任。好比说等待配件的时间或者维修的时间超过了三天,那么消费者就有权选择退换货。”钟萍称。
试喝保健品喝出毛病
想维权却苦于没有凭证
保健品是营养品,不是药品。但有些保健品在宣传时打着治病的旗号,欺骗消费者。其欺骗手段,更是花样翻新。
钟萍称,有市民到消协投诉,试喝的保健品没治好病,反倒喝出了毛病,想维权,却苦于无门。
最近,有市民就遭遇到试喝保健品喝出毛病的事儿。先是主动找消费者,让其免费品尝,声称不治病不要钱。两天之后,试喝的人开始不舒服,对方说是排毒阶段正常反应,要继续喝。五六天之后,反应更激烈了。对方还要求其继续喝。结果,试喝者整个喉咙全都破了。想维权,却因为是试喝产品,根本没有任何凭证。所有的电话号码,也全都变成空号。再仔细看产品,完全就是三无产品。
为此,钟萍提醒消费者,试喝、试吃,也应该仔细验证,留好凭据,以备维权。
维修过的汽车当新车卖
经营者有举证责任
消费者维权的案例中,有关汽车的案例一直都不少。众多案例中,隐瞒瑕疵方面的不在少数。消费者买新车,无意中发现新车的车漆曾被磨损过后又被维修,并得到了售后的认可。可对方在卖车时,既没有明示,价格上也没有优惠。
钟萍称,其实,汽车三包中有规定,消费者自购车之日起在半年之内,对一些耐用商品,经营者有举证责任。若通过举证,最终车辆翻新的事实成立后,商家的行为就是没有履行告知义务。新消法中的55条欺诈行为有明确规定,如果定性构成欺诈,要按照消费者所购价格的三倍进行赔偿。
新消法有些条款仍需细化
网购7天退货,法律维护消费者权益,事实却很难实现。有些经销商以事先约定是特价商品不退不换为由,拒绝为消费者退货。有些以包装有所损坏为由,拒绝退货。
“消费者买服装要试穿,吊牌不剪掉没法试穿,那么这个责任到底是消费者还是属于经营方的责任?还有些大型家电,打开后发现不喜欢进行退换,包装物损害了是否应该由消费者承担。如何算是完好?还有网购退货联系不上商家的,找平台确认商家信息,可找到商家的时候,已经过了维权期限,法律对于这么样的案例怎么规定?”对此,钟萍认为,新消法有些细则应该更加细化。 记者 孙娇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