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过万元引热议
2014年对于我省农民来说,是一个丰收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十五连增”,首次超过万元,达到了10780元。
是什么原因让农民的钱袋子持续“鼓起来”?助推农民持续增收的动力又从何而来?这些问题引发了政协委员们的热议。针对如何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委员们积极建言献策。
关键句一:“必须做好依靠农业增收的大文章”
2014年我省粮食总产量占全国总量的5.82%,继续位居全国第4位。粮食单产达到每亩941.96斤,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23.96斤,继续保持全国第一的领先位置。粮食播种面积达到7501.1万亩,比上年增加316.2万亩,同比增长4.4%,由上年的全国第10位晋升为第9位。
“提高农民收入必须做好依靠农业增收的大文章。”李松柏委员认为,地方政府一方面要研究市场,调整优化当地的农业结构,打造特色产业,发展龙头企业,培育特色品牌,另一方面,更要引导农民在增产的同时提高粮食品质,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委员们一致认为,调整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和养殖业结构,不仅是提高农业素质和效益的关键,更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
“在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我省要继续坚持多门路、多渠道增收。”任克军委员说,发展特产经营已经成为我省农民增收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说,在我省东部山区发展食用菌、中药材、鹿业等,在西部发展杂粮杂豆和小油料,以及棚膜蔬菜。此外,畜牧业的发展也已经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我省的畜牧业正在由小规模养殖向精品畜牧业和规模畜牧业发展。任克军建议:对于这些有发展潜力的农业产业,政府应该因地制宜地予以资金、政策和技术上的扶持。
关键句二:“进一步扩大劳务增收比重”
作为土地制度改革的重点,去年我省扩大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共启动919个省级试点村,试点面积达到847.7万亩。土地确权,让农民在土地流转的过程中,心里更加有底。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农民转变了传统的生活方式,一改过去“四个月种田,两个月过年,六个月干闲”的状态,而是“一个月种田,一个月过年,十个月外出挣钱。”劳务增收是农民收入大幅增长的很重要原因。
任克军委员认为,让农民持续增收,应该在继续发挥传统农业项目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劳务增收的比重,使更多农民走出去,可以离土离乡,除了从事种植养殖之外,也可以从事第二、第三产业。
提到农民收入的提高,李松柏委员认为,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通过促进农民转移就业来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仍是今后的一个重要手段。
孟其人已经连续两届担任省政协委员,他始终关注各种民生问题。今年他一共带来了6份提案,当中就有一份是关于如何提升农民工幸福指数的。他呼吁政府相关部门能够通过培训、指导等方式对农民工维权意识、文明理念及知识技能等方面加强培训和指导,除此之外,还应该关注农民工的生活环境、营养配餐、健康状况等生活待遇。他说:“在农村,绝大多数农民外出务工的劳动报酬所得是其家庭收入的重要部分,甚至是绝大部分。因此保障农民工的利益,就是对农民家庭增收的有力保护。”
关键句三:“调整好补贴规模和范围”
农民收入增加,看内因,是由于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和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的实施,带来了农产品产量和价格双向提高;看外因,是由于农民外出打工的工资性收入增长、各项农业政策补贴所带来的收入增加。委员们普遍认为,保持农民持续增收的势头,应该从农业发展的内因、外因共同发力,不但要巩固完善现有的政策措施,更要研究出台新的惠农举措。
以各项农业补贴为主的农民收入比重在逐渐提高,成为国家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一大亮点。吴义春委员认为,国家出台和实施了多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如粮食收购保护价、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等,对促进粮食生产起到了积极作用。他建议,我省在农机购置补贴方面还应该对补贴标准进行调整,协调“补强”和“补弱”的关系,以满足更多农民的购机需求,同时,还要调整好补贴规模和范围,通过重点补贴扶持特色产业、设施农业及高效农业。
翟喜林委员提出,在农产品价格方面,应该健全和完善主要农产品的价格保护机制,在严格调控中间流通价格环节的前提下,切实让农民从价格上升、产品增值中得到更多收益。同时他提出对农业产业化加强政策扶持,特别是发展县域经济。他说:“农民可以在离家不远的中小城镇就业,既能降低举家外出打工成本,又能兼顾农业生产,农民增收更有保证。”
关键句四:“农业信息化必须走在前面”
“在网络如此发达的今天,我们有这么多、这么好的农业资源,却由于缺乏包装营销,缺乏政府主导,而在电子商务的竞争中默默无闻。”提起吉林省的农产品,刘芳菲委员连续说了几个“很着急”。她说,在淘宝网上,她可以找到很多外省农产品的销售旗舰店,可是作为农业大省,属于吉林省农产品的旗舰店却屈指可数。她今年提交的建议是:加快农业信息化的建设步伐。
对此,任克军委员也表达出了同样的迫切心情。“农民增收,关键在于发展农业现代化,发展农业现代化,农业信息化必须走在前面。”任克军今年的提案是关于加快解决我省农业信息化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要用农业信息化引领和推进农业现代化。”
信息、农机、农艺是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三驾马车,也是农业现代化投资的三条主线。任克军说,在生产环节,农业信息化主要以精准农业的形式体现;在流通环节,则将以农业电子商务的形式体现。在现代农业发展方式中,农业信息化在中枢决策、网络连接、农用设施和现代化流通方式等方面均起到重要作用,成为现代农业发展方式的核心要素。
“当前发展农业信息化的首要就是要把农村的电子商务普及开来。”任克军建议,我省应该加快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建立起新型物流系统,推动特色农副产品、手工艺品等营销,并抓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建设农村电子商务产业链,进一步加大农产品“走进去”的力度。
会有那么一天,农民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政策、科技、市场和信息,足不出户就可以把自己需要的种子、化肥、农药、农机等生产资料购置进来,足不出户就可以把农副产品销往省外,甚至是国外……
到那时,想必农民的腰包会更鼓、更鼓……
记者 赵赫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