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颗小小的石头

20.11.2014  13:33

本报记者姜忠孝通讯员郑可欣

今年44岁的陈静波是长春市公安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兴隆山镇派出所的一名社区民警。自2011年以来,陈静波先后荣获吉林省“五一劳动奖章”、全省公安机关“爱民模范”、长春市劳动模范、全市公安机关“人民满意模范个人”等称号。提起这些荣誉,他总是笑着说:“和我的长相一样,我做的事都太普通了。

额头上堆积着几道皱纹、单眼皮儿、不太修理的胡茬,乍一看陈静波,虽然有些邋遢,但1.85米的大个,再加上一身庄重的警服,看起来甚是伟岸。

陈静波有过5年的军旅生涯。1988年,他随部队参加了黑龙江流域抗洪。奋战不息的日日夜夜,困难群众的热泪,让陈静波对忠诚、人民、使命、责任、追求、价值有了刻骨铭心的体会。1992年从部队转业到长春市公安局,陈静波先后在7个基层岗位工作。1992年在交警大队担任外勤民警时,他参加了一次设卡堵截重大持枪杀人逃犯的任务,在犯罪分子弃车逃跑时,他和专案组的同志紧追不舍,奋力擒凶;1997年在巡警大队工作时,位于绿园区西郊路的一个燃气站发生爆炸,他在可能发生二次爆炸的现场紧急疏散群众120余人;2004年临时抽调到南关分局刑警大队工作3个月,他带领便衣小组的三名同志连续蹲守7天7夜,最终在聚居窝点将五名持刀抢劫犯罪嫌疑人全部抓获……

从警20年,能不能形容一下自己?”“我觉得自己像一颗小石头,很小很硬的那种。”“看你外表可看不出‘硬’来”,记者笑着调侃。“他工作起来‘硬’,给老百姓办事‘软’。”一旁的同事老郝这样解读。

2004年年底,陈静波调往兴隆山镇派出所,成为一名社区民警,而且一干就是10年。“当了10年的社区民警,最大的感受就是老百姓是‘根’,是必须依靠依赖的根,是需要真情浇灌的根,是换来温暖回报的根……

一次,陈静波在社区走访时,了解到居民张福是陶瓷厂的下岗职工,由于身体残疾只能弯腰90度行走,儿子张金龙也是先天性肢体残疾,老伴患有严重的心脏病不能劳动,支撑一家的经济来源就是靠张福收购废品。从此,陈静波就把帮扶张福一家当作任务,而这一帮就是10年。为了提高张福一家的收入,陈静波跑前跑后帮忙办理了经营执照,成立了正规的废品收购站;儿子张金龙病情加重,陈静波联系医院住院治疗,张福老两口不能护理,他就一天早晚两趟前去照料;连续10年的春节,陈静波都提前送去米面油等年货。2014年年初,张福的废品收购站面临拆迁,眼看一家人赖以糊口的生计就要断了。社区工作人员多次上门催促,可张福一家就是不搬,还跟社区工作人员发生了冲突。张福和社区都找到了陈静波,在陈静波的教育劝说和利弊分析后,张福说:“我就信你,你说搬咱就搬。”随后,陈静波又协调社区,考虑张福一家的实际情况,提高了搬迁补偿额度,又帮忙选定了一处废品收购站的新址。搬家当天,陈静波找来帮工,把堆积如山的废品移置到了新址。“我们一家都是残疾人,但有陈静波这个‘好亲戚’,我们的生活有奔头。”对于张福而言,陈静波不只是社区好民警,更是他们家的亲人和恩人。

辖区的老百姓哪家有困难,哪里有需要,陈静波就会出现在哪里。”社区主任赵桂芹说。“社区有一位92岁高龄的五保户,老人叫朱桂芬,陈静波照顾了7年。他有时间就陪老太太聊天,老人有病了他一定拎东西看看,下雪了肯定来给扫雪。前两天老太太去世了,这不,静波一直张罗出殡的事。”“社区还有一个小青年叫王春青的,早些年因为打仗斗殴被派出所拘留了好几次,街坊四邻也都不正眼瞅这小子,觉得他没救了。还真就是陈静波,当时联系学校让孩子复了学,高中毕业了又联系去技校,现在开了家汽车修配厂,娶了媳妇还生了个大胖小子。还有郭凤明的老母亲,86岁了,上个月说是要去外省二姑娘家,坐火车得办身份证,陈静波上门给照像、办证……”说起这些事来,陈静波不好意思地说:“不管咱职业是啥,但对人都要以心交心。大家都说我对社区百姓好,其实这里的百姓对我更好。2013年我做阑尾炎手术,社区的大叔大妈几天没见着我,就到所里打听。知道我做手术后,组团到医院来看我,他们可都是七老八十的人了。你给老百姓的是一份情,老百姓还你的是一片心啊!”陈静波说,“我就是一名普通的社区民警,我觉得我做得还不够好,但我要努力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