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男子捡工友200元钱未还 成多年心病
穿着一身棉衣,两颊冻得通红,21日长春市民张先生站在报社门口等着记者。“这事儿放在我心里太长时间了,我得当面跟你好好说说。”见到记者,握了握记者的手,显得有些激动。坐下后,他对这段尘封的往事有些难以启齿,一时间不知道从哪里说起,犹豫了一下,理了一下思绪,他开始讲述。
早起捡到200元钱
可能是过去的时间太长了,事情发生的具体的时间他已经有些记不清了。“大约是在2001年或者是2002年的10月份,那年,我在一个工地打工,工地就在铁北的一个厂子,我们工地承包的是焊接工作。”张先生说,“我以前干的是铸造,单位黄了以后没什么手艺。工作的时候又受过几次伤,身体不好,干不了重活,就在工地里给工友们做饭。”
大家都叫他大师傅或者大哥,还有人叫他老姨夫,他和工友们处的都不错。“工友里有个姓赵的,我都叫他老赵,那时候40出头吧,家里是怀德镇的。听他说,他们以前是怀德果园的。”他说。那时候,老赵他做电焊,比他挣钱多,他每月只能挣400元钱。“这工作还是亲戚介绍的,照顾我的,要不我也没这份工作。”他说。他和老赵处的好,有时候老赵也会带他去工地外吃点包子,一屉3元钱,也是他当时比较奢侈的好吃的了。
老赵出来打工,还带着他的侄子。“当时他侄子也就17岁或者18岁的样子,年纪小,出来的时候也没带多少衣服,天儿冷,我还把我的裤子给他了。”他说。
那时候,每天早上4点多他就得起来准备早饭。“工地的饭好做,都是白菜土豆的。”他说。有一天早上他起来去取菜。“去放菜的地方得经过另外一些工友的门口,我就在门口的地上,发现了两张散落的100元钱,当时我就捡起来了。”他说。
没能还给工友 他一直耿耿于怀
“当时我真不知道是谁掉了,一白天也没人找钱,到了晚上,才听说老赵丢钱了,这我才知道这200元钱的来龙去脉。”他说。原来老赵前一天开工资高兴,就要出去吃包子喝小酒。怕钱丢了,就放在侄子手里,自己出去了。回来时侄子把钱还给他,直到事发当天晚上才发现少了200元。
“当时工友们都说,放在一起的钱,怎么就少了200元。还说就大师傅起的早,还能上你这儿拿钱咋的,再说拿钱也不能只拿200元吧!第一个就把我排除了。”他说。他当时也起了想还给老赵的心思。“可当时我真的也很困难,没有家,没有钱。94年跟妻子离婚时什么都没要,只穿着一件外衣,骑着自行车离开的家,自己到现在还四处打工。”他说。而且又一想,这也说不清楚啊,人家要把他当成偷钱的可咋整,这200元钱,明明就是自己捡到的啊!“要真让人误会了,我这工作也干不了了。”他说。
“工程没结束,我就离开了,这这事儿却还在我心里。”他说。没过多久,他又去另外一个工地打工,被高空掉下来的化肥袋子砸伤了腿。“我没有钱,看病的钱也都是借来的。医生说,我差点就没命了,现在左腿里还有钢板。”他说。受伤的这段日子,不少人帮助他,政府也给了他很多帮助。“这让本来埋藏在心底对老赵的那份愧疚越来越大,我总想找到他,还给他钱。人做错了事儿,就得承认。”他说。
这几年,生活一点点的好了起来,现在他在做保洁工作,收入也算稳定。每每看到社会上有人需要帮助,他总会伸出援手。可这200元钱的事儿一点儿没有淡忘,却越来越清晰了。“我现在好过了,我就想把钱还给老赵,错就得认,现在我得加倍还人家。”他说。
他现在最大的希望是老赵能谅解自己,希望还能跟老赵成为朋友。“我也试着找过,可不知道老赵的名字,也不知道老赵具体的住址,想找他太难了。”他说。他希望通过本报说出这件事,希望老赵能看到,希望老赵能联系他,圆他这个梦。“要是钱不能还给老赵,我这年都过不好啊!”他说。
新文化网(李易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