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七年获"最具幸福感城市" "一环两横三纵"跨区交通大提速
数字看长春连续七年获评“最具幸福感城市”可不是盖的!
“一环两横三纵”通车后跨区交通大提速
有市民问:这些民生实事今年办完了,明年还会继续办吗? 昨天,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高广滨在会上给出了肯定的答复:“办好每一件民生实事都不容易,有的需要一年、两年甚至更长时间的不懈努力,必须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做表面文章,不做不切实际的承诺,一旦承诺必须想办法兑现,像‘暖房子’改造、‘老旧散弃’小区整治、物业管理、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等工作,?
10日,记者从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上了解到,经过3年的紧张建设,总长84.5公里的“两横三纵”快速路已实现主线通车,并与已建成的四环路形成“一环两横三纵”的立体化、现代化交通体系。“两横三纵”的建成,覆盖了我市主城区和四大开发区,使主城区和各大开发区快速连通,城市交通更加顺畅。
市民感受:跨区交通真提速了!
家住汽开区的刘先生前一阵子连续一周到南关区全民健身中心打羽毛球赛。“这要是以前没有快速路的时候,早高峰从一汽开到南关区至少得一个半小时,堵车啊。现在走快速路,40分钟准到!”刘先生说,住一汽以前交通挺不方便的,但从今年快速路通车以后,感觉住开发区也和市里一样方便了,“去铁北、南关都有快速路;去净月、经开区,还可以走南三环、南四环。‘两横三纵’一通车,跨区交通确实提速了。”刘先生感慨地说。
汽开区的交通出行改善,只是全市立体式快速交通的缩影。据了解,历时3年建成的“两横三纵”快速路,其中有互通式立交桥20座,上下快速路匝道22对。
“尤其是西卫星立交桥和开运立交桥,分好几层,特别宏伟漂亮,各个方向的车辆各行其道。”市民陈女士说。陈女士因为工作需要经常去上海出差,“以前看上海的交通全是快速路,有地铁,有隧道,那个羡慕啊,现在咱长春也都有了。今年快速路通车,明后年就看地铁1号线、2号线了。”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适时由地上转向地下”
昨日在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上,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高广滨说,我市在财力比较困难的情况下,拿出专项资金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地铁1号线、2号线稳步实施,一汽物流专用通道等路网建设扎实推进,新建停车场11处,两处立体停车场建设全面启动。
城区天然气战略储备设施加快建设,长春东南热电厂开工,新一轮二次供水集中改造效果明显,城市要素保障能力明显增强。
“连续几年的城市大建设、大改造已经告一段落,下一步要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一体化推进上下工夫。”高广滨说,现在“两横三纵”主线工程已经完工,辅助工程要全面推进,并适时把工作重点由地上部分转向地下,核心是要抓好地铁1号线、2号线工程,1号线力争完成全部土建工程,2号线要利用好今冬明春这段时间全力推进沿线拆迁,确保如期全面开工。同时,按照50年的使用标准,抓好地下老旧管网改造提升工程,今年力争改造完成供热管网200公里、燃气管网150公里、供水管网100公里。
目前,我市经济增长已经从高速转为中高速,但降速没有降效,全市经济结构在不断优化升级。去年,我市牢牢把握“稳中求进”总基调,注意抓好大项目、推进产业发展、培育“小巨人”企业、促进开发区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速高于全市工业平均水平3.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月平均产值始终保持在800亿元以上,预计全年可突破万亿大关。
服务业发展提速升级,已连续3个季度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服务业税收占地税总收入达65%以上,吸纳就业人数高出工业50%以上,工业、服务业双拉动增长格局进一步稳固。
我市打捆推进46个投资5亿元以上服务业重大项目,与阿里巴巴合作的跨境贸易电子商务项目正式落位,净月淘宝特色中国·吉林馆建成,二道区长春快递产业园进展顺利。在下一步的服务业调结构方面,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高广滨特殊强调,“必须高度重视电商产业发展”,要加快推进网络经济、实体经济、服务经济融合发展,把电商产业与信息产业结合起来,不断扩大信息消费。
准入、放权、让利 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我市出台了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着力在准入、放权、让利上下工夫,推进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不断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和全民创业门槛。截至目前,新增注册市场主体85053户,新登记私营企业19873户,增长57.7%,仅上半年增量就超过了去年全年增量。
政府机构改革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稳步实施。连续实施3批行政审批权减少下放工作,审批项目由823项减少到251项,减少下放比例达到69.5%,有效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
全力搭建城建投融资平台,下力气化解政府债务风险,积极应用推广PPP等新型融资模式,长发控股集团投融资作用进一步发挥;新组建两家村镇银行,汇丰银行、天安人寿两家金融机构入驻长春,中国进出口银行在长春批准投建;积极推进企业上市融资,差旅天下、希迈气象、丽明科技等5户企业在新三板挂牌,迪瑞医疗在创业板上市。同时,重点抓好一批科技型“小巨人”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小巨人”企业总数达到350户,增长24.11%;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200户,增长16.86%;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率大幅提高,达到25.7%。(记者 肖虹)
(责任编辑:卢凯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