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零售商快速崛起的深层原因 迎来“智慧流通”时代

25.06.2015  11:37

  近年来,以京东、淘宝等网络零售商为代表的一批新兴商业企业快速崛起,与许多不太景气的传统流通企业形成了强烈对比。这些流通业的新兴企业之所以能实现超常发展,不仅仅是由于其采用电子商务和网络购物模式,更深层的原因是它们在企业经营各环节全面应用信息化、智能化、自动化技术手段,基于互联网经济思维,建立了新的商业逻辑和盈利模式,体现了流通的智慧化发展趋势。这标志着我国流通业开始全面变革,迎来“智慧流通”时代。

  智慧流通呈现消费者驱动、大数据支撑、供应链快速响应、网络化协作等特点,借助科技和金融等力量,贴近市场和消费者,引导生产,影响消费,成为经济活动的先导力量。智慧流通条件下,商家从用户数据中挖掘市场价值、锁定目标受众,为实施精准营销和个性化服务打下基础;为消费者提供建议,增强消费体验,创造新的消费需求,满足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智慧化趋势在不断拓展流通业边界的同时,将企业之间的竞争升级为供应链乃至商业生态圈竞争,必将催生新的治理体系和管理制度。

  智慧流通是解决传统流通某些弊端和问题的有效途径。从国际实践看,20世纪60年代以后,日本发生了两次流通领域的革命,核心内容是缩短流通渠道、降低流通费用、变革流通管理以及创造消费需求,而促成这些变化的恰恰是流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如今,发展智慧流通渐成国际流通业潮流。在我国商业企业创新步伐加快、流通业转型升级氛围更浓的背景下,发展智慧流通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树立“互联网+”经济思维。无论实体零售商还是网络零售商,都应树立“互联网+”经济思维,加快从流通中介向金融服务、物流服务和数据服务等的集成者转变,不断创造能够实现经济和社会价值的商业服务业态,在物流运输、配送、仓储等领域积极运用互联网技术提高流通生产力。

  建设全面互联互通的智能化基础设施。智慧流通本质上是流通行业和信息化的高度融合,离不开智能化基础设施。应加大资金投入,进一步加强通信网络等智能化基础设施建设,支持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提高交易和结算的智慧化程度;统筹智能化物流集散和储运设施建设,强化对流通业各组成部分的硬件支撑;调整完善城乡流通体系,优化流通产业空间布局。

  提高流通业信息标准化及共享水平。目前,流通基础信息采集大多依靠手工录入,存在效率低、差错多、更新不及时等缺陷。提高流通智能化水平,必须提高信息标准化水平,并推动各部门、各区域、流通链各环节信息共享和交换。为此,须建立适应市场变化、定期发布的流通行业核心指标体系和信息化平台,实时反映流通行业运行状况,消除“信息孤岛”,建成“流通高速公路”。

  把社会需求作为发展重点。现阶段发展智慧流通,应在社会关注、需求迫切的领域进行重点突破。比如,在药品流通领域,可运用电子标签技术,将药品生产、流通、库存、销售等信息写入电子标签,实现流通环节智能化回溯跟踪,提高质量安全水平,降低流通成本,减轻患者负担;在农产品安全领域,通过发展电子商务,建立虚拟化渠道,实现网上购销、信息服务、在线支付、物流配送等全流程智慧化,促进供需衔接,带动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致富。

  (徐刚  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责任编辑:李咏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