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实名制系统亮相京交会
京交会上展示的可实时监控婴儿体温的可穿戴设备。 北京晨报记者 李木易/摄
自首届京交会以来,快递服务始终是成长最快、最为活跃的亮点板块之一。作为本届京交会的重要内容之一,2016中国快递行业(国际)发展大会30日召开。会上进行了20多项中国快递服务战略合作签约,总签约额超1000亿元。其中,国内企业与国际同行间的战略合作签约和绿色包装签约成为本次签约的两大亮点。
“绿色”成发展新要求
在昨天下午举行的快递行业签约仪式上,国内企业与国际同行间的战略合作签约和绿色包装签约成为两大亮点。中国快递协会与多家印刷包装企业签署合作协议,共同研究推广科技环保材料,加强快递包装物料的循环利用以及快件包装简便化。
在大会上,国家邮政局发布了2015年中国快递发展指数。2015年中国快递发展指数为386.1,同比提高36.7%。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快递业务量首次突破200亿件大关,同比增长48%,约为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增速的近7倍,增速居现代服务业前列。网点人口密度从2010年每十万人4.8个快递网点,改善到2015年每十万人13.3个快递网点,网点面积密度从2010年每千平方公里1个快递网点,改善至2015年每千平方公里17.6个网点。
快递员用APP可抢单
在京交会快递展区,圆通速递在业内率先推出的国内首款快递员专用APP亮相。昨天,记者在现场体验这款名为“行者APP”的快递员专用APP,只要轻轻一点“我要寄件”,下单信息就会瞬间传给圆通快递小哥,离客户最近又“眼疾手快”的快递小哥就会抢过订单。而寄件人也能第一时间知道快递小哥要什么时候可以上门来收快递。
据悉,从去年12月起,快递实名制登记正式实施。在本届京交会上,圆通速递的实名制系统也首次亮相。圆通速递有关负责人表示,对于首次寄快递客户,系统将验证其身份信息,该信息会上传数据库里,生成一个独一无二的赋码,这相当于一个“认证码”,意味着身份验证成功。经过第一次的验证登记之后,以后再寄件时,只需要扫描赋码就可以了。
■京交会·文化
傅华:重视文化在供给侧改革中的作用
在供给侧改革的趋势下,商业领域应该如何作为,能有什么作为?传统商业与电子商务加速融合的趋势下,供给侧改革提供了哪些机遇……昨天下午召开的“21世纪商业文化论坛”对商业领域的供给侧改革进行了探讨。北京日报报业集团党组书记、社长傅华表示,商业领域的供给侧改革进程中,文化不仅重要,而且必须重视起来。一个成熟的经济体,应该拥有一套成熟的商业文化。
傅华表示,供给侧改革的本质,是内涵通过品质提升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加快商品的流动速度。而商品文化对于供给侧改革的意义可以表现为在三个方面。
首先,作为一种人文价值、附加值,商品文化让商品整体增值。简单说,商品文化让商品价值更完整,让这个东西看上去更美,因此就能够卖出更好的价值。“文化价值是一种附加值。但是有些时候附加值会变为主流价值。”
其次,商品文化促进了商品的升级换代,加快了商品的流动速度。傅华举例说,手机从大哥大到华为到小米再到苹果,每天有新的款式推出,拉动这种手机变化的主动力还是文化需求。
第三,商品文化抓住了服务增值。但是现在服务增值还重视不够,所以通过商品文化建设一定要重视服务增值这个重要环节。比如说网购,商品从网店通过快递直接送到家,很方便。但是大家的普遍感觉是电商省略了商品和服务的文化内涵。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用到流通环节就是服务增值的问题,没有服务的商品就是半成品。因此,互联网时代的商业行为需要商品文化,即以商品文化为核心来贯通、生产、流通消费之间价值链条的文化脉络。
■京交会·科技
“吉林一号”亮相东北亚博览会展台
在第四届京交会上,中国—东北亚博览会精彩亮相、盛装参会,在积极开展品牌推介、扩大影响力的同时,虚心向参会各方学习取经,力促创新。72平方米的展台上,由四颗小卫星组成的“吉林一号”商业卫星亮相,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左图)。
据吉林省贸促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吉林一号”卫星是我国第一颗商用遥感卫星,开创了我国商业卫星应用的先河。于2015年10月完成了一箭四星的发射,这是中国第一颗以省的名义冠名发射的自主研发卫星,也是我国第一颗自主研发的米级高清动态视频卫星。可为农业估产、农业资源普查、作物长势监控、土地确权、生态环境监测、防灾减灾及林业、环保、水利、牧业、粮食、气象、民政等行业提供资源调查、监测和应用服务。
吉林省贸促会为参加本届京交会做了充分准备,按照中国—东北亚博览会的长远规划和功能定位,在展示内容、洽谈对接和宣传推介等方面制定了详细的方案。
■晨报提醒
京交会今日免费开放
第四届京交会今日将对公众开放,市民及客商可持本人有效证件免费领票入场参观。北京晨报记者从组委会了解到,为满足普通市民观展意愿,将在31日设立公众开放日,有意参观的市民及客商可持本人有效证件到国家会议中心东侧的注册大棚,免费领取参观票入场参观。参观时间为9:00至16:00。(北京晨报记者 陈琳)
(责任编辑:张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