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缸窑的文艺社及《瓷城》
29年前,伴随着全国各地文学社团雨后春笋般地涌现,永吉县缸窑镇也出现了一个文艺社,这个社的刊物有个非常响亮大气的名字——《瓷城》。
那是1985年,瓷城文艺社诞生了。“在缸窑镇党委、镇政府领导的关怀支持下,经过文艺社理事秋心和春雪的不懈努力,第1期《瓷城》社刊像新出窑的大缸带着火热的情感终于问世了。”小镇上兴起了一股崇尚文学的热潮。
新生事物 文艺青年
那个年代,文艺或文学对年轻人来说,是一种新生事物。土生土长的刊物吸引着人们的眼球,复苏的文学土地上站起了许多文学青年。他们按捺不住澎湃的激情,写诗歌、写小说、写散文、写曲艺,仿佛在追求着一种时尚、一种理想,来象征与众不同的身份和非凡的能力,从而点燃了小镇的群众文化生活。
瓷城文艺社有组织机构,有章程,成立之初有社员39人。他们中有工人、农民、职工、干部、教师、个体户、社会青年以及学生。他们大多二三十岁,朝气蓬勃,怀着对生活的热爱,对文学的憧憬,展示着各自的才华。一篇篇作品像一棵棵刚拱出土挂着晶莹露珠的嫩芽,清新纯朴,吐露着沉寂已久的心声。
刘淑艳是于屯小学的一名教师,入社以来不仅写出了《心灵,那片田地》《山间菜市》《秋月挂梢时》等多篇散文,还带动父亲刘玉明进行创作。刘玉明虽然是个农民,肚子里却有好多民间故事。再后来,这位六七十岁的老农竟然也能在《江城晚报》等报刊上发表作品了。
文艺社里教师占绝大多数,有的是一名教师加入了,不久就把本校的教师或者熟悉的人带进社里,有的教师还推荐爱好写作的学生。就这样,文艺社不断地壮大。到1993年,文艺社的社员已达到64人,为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歌颂家乡 宣传瓷城
缸窑,是一座具有300多年的陶瓷古镇。悠久的历史使这里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当然,瓷城文艺社的成立,也给宣传缸窑带来了新的活力。
瓷城文艺社下设文学创作组、美术组、书法组、摄影组、文艺组。他们召开文学笔会,举行音乐会,开展摄影活动,搞野外写生,举办书法展览等,着实弄得红红火火。“虽然她是一簇迟开的小花,但浓厚的乡土气息使她散发着缸窑大地文化的芬芳。”
《瓷城》上,发表过许多赞美家乡、宣传缸窑的作品。如:由周兴礼讲述、张秋心采录、赵雅君整理的民间故事《缸窑的来历》,钱积升的民间传说《缸窑的传说》、民谣《窑户四时歌》,张世全的散文《北国陶都缸窑》、诗词《古城新貌》,高胜利的散文《瓷城,可爱的家乡》,邹成群的歌曲《美丽瓷城我的家》《缸窑中心校校歌》,张群的歌词《瓷城小镇》等,都以不同的视角歌颂瓷城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歌颂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奋发向上的精神和爱国情怀。
繁荣文学 培养新人
瓷城文艺社以繁荣文艺为己任,以培养文艺新人为目标,坚持了9年,《瓷城》共出刊18期,有64名作者,多次发表了文学、书法、美术、摄影等作品539篇(幅)。
9年来,瓷城文艺社每年都召开文学创作会,对社员进行创作辅导,如:1991年3月23日在镇文学创作会上,举办了《扎根民族土壤 反映现实生活》等内容的讲座。并利用《瓷城》刊物,在创作方面进行知识讲座,登载了《怎样写嵌字诗》《学习写作的要领》等文章,还对新作者的习作进行评点。社员们互相学习,研讨作品,取长补短,不断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
文艺社还扶植了一大批文学新人,使他们的作品走出瓷城,发表在省、市以及国家级的报刊上。
有些作者由于文笔突出,还被调到上级文化部门工作。如:制缸厂的工人左福胜被调到永吉县戏剧创作组任创作员,春雪由缸窑镇政府被调到永吉县电视台任记者,张秋心由镇文化站被调到吉林市龙潭区文体局工作。还有,李凤霞由于屯大队小学被调到吉林市第七中学任教,张景东由一名缸窑的中学生成长为永吉县国家税务局的干部,尹佳琳考上了重点大学并在南方发展……而且这些社员后来都在文学艺术创作上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那些年,瓷城文艺社为加速两个文明建设擂鼓助威,成为缸窑镇培养文学艺术人才的摇篮!(郭纯学)
(编辑/王晓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