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品牌 引领发展——专家诠释吉林大米品牌魅力

11.10.2016  17:08

      吉林大米品牌建设,是一场志在必得的市场征伐。

      从居于“有品无价”的边缘地位,到逐鹿高端大米市场风生水起,一年间,“吉林大米现象”引发了粮食供给侧改革的深刻变革,不负所望地贡献了农业品牌战略创新的领先经验。吉林大米的品牌建设路径与成效,也成为业内专家热议的话题。

      “吉林大米品牌建设对我省实现农业现代化发挥着示范引领作用。”吉林日报社农村部主任张力军说,吉林大米品牌建设带动了我省农业规模化、标准化,保障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通过组建吉林大米产业联盟使水稻生产的规模不断扩大,依托联盟核心企业,按照大米品种的标准,以区域品牌为核心,整合周边大米资源,实施“地名+品种名”营销策略,实现大米产业快速集聚,实现了土地相对集中连片经营,促进了农民土地流转,农机和农业科技新成果有了用武之地。为保证吉林大米产品质量,打造吉林大米中高端品牌,我省制定完善了吉林大米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使我省在水稻生产方面实现了标准化。

      今年我省农作物播种面积8698万亩,与上年持平;粮食作物播种面积7659万亩,其中籽粒玉米面积5567万亩,比上年减少332.58万亩;水稻面积1215万亩,比上年增加33万亩。“水稻种植面积的增加,正是吉林大米品牌建设优化我省农业产业结构的真实体现。”张力军说。

      市场是检验水平的唯一标准。京粮集团古船米业总经理刘亚洲判断:吉林大米高端产品在首都市场潜力巨大。他介绍,首都居民一年的口粮大致125万吨。好大米,北京人能吃上多少?根据北京市场的落地数据测试,125万吨的消费量,好大米可能不到30万吨,也就30%。这30%的好大米里,吉林大米的比例大约40%。“因此,北京作为吉林大米的主销区之一,其在首都市场有着巨大潜力。

      刘亚洲表示,作为渠道商,他们要构建消费群体的稳定消费。“我们在北京市场和科研团队、营销专家一起研究怎么来提升产品竞争力来稳定消费。”他建议,销区企业一方面要降低成本,把利润让给经销商,另一方面要有针对性地开发市场。“比如粥米,包括老年人想喝的粥、少年儿童想吃的饭,都具有很大的市场空间。”刘亚洲说:“我们渠道商就是要把产区资源优势和市场的优势综合起来,再把这个产品包装进行销售,就实现了产品升级。

      当越来越多的农产品被打上地域文化的烙印,吉林大米也在力求讲好故事,让文化成为吉林大米品牌的旁白和注解。

      过去几年,省作家协会全委委员任林举在吉林的乡村采风,这使他对粮食领域、对大米有了深刻的了解和思考。他认为,决定吉林大米品质的要素既有恒定的、有常的、稳固的,更有人文精神和人文品质。“吉林大米的精神,从表面看,‘痴、笨、傻、实’。实际藏着另外一面:只有我们‘痴’,我们才对土地有深情;‘笨’是我们不会推销自己;‘傻’是对品质的恪守;‘实’是对诚信的坚持。

      但是前些年由于对于品牌不事张扬,不会推销,吉林大米处于价格洼地。“用一句文艺一点的表述,我们的米真正是物美价廉。”任林举说,“经过这几年的坚守,经过我们扎扎实实地搞品牌建设,我们的坚守总会得到市场的认识、认可和接受以及敬畏,我们要坚定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