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错的处方怎能畅通无阻

06.02.2015  11:23

  原标题:开错的处方怎能畅通无阻

  2月2日晚,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一位儿科医生将一个11个月小孩的退烧药剂量配成了10岁小孩的,当医生发现追出门找小孩的时候,孩子和家长已经不见了踪影。晚上8点30分左右,医生向苏州警方求助,寻找这名婴儿。3日上午7点,医生通过孩子接种疫苗时留下的详细信息找到了孩子父母,所幸孩子没吃药。(《扬子晚报》2月4日)

  针对这起事件,网上出现褒贬不一的两种声音。有人对这位医生给予赞扬,认为他虽犯错在先,但很有责任感,愿意努力去纠正错误。更有人对儿科医生的工作表示理解与关心,认为出错是因为他们太忙,社会不仅应该给予理解,还应该帮助改善他们的从业环境。另一种则是对医生的责备。最典型的是一篇题为《儿科医生开错药……》的帖子在微信朋友圈内广泛传播。从这位医生“我现在压力很大,不想接电话”的回复也可以看出,责备之声可能不少,以至于该院医患沟通办公室主任都向社会发出呼吁,希望网友不要使用网络暴力。

  过于责备这位医生,显然不是对待这起事件的正确态度。当然我们也不能只对这位医生和这家医院表示感动和赞扬。要知道,儿童对药物十分敏感,儿童因错误用药导致的问题也可能会很严重,若不对这起事件进行反思,同样有失偏颇,不利于吸取教训。

  须知,医生开错处方也许不可避免,但错处方被执行,则应该避免。对于开错处方、发错药等现象,医疗系统是有一整套防范与纠错制度的,比如“三查七对”制度,是专门针对病人服药、注射、输液的查对制度,目的就是减少和杜绝操作差错。具体到发药上,按规定,负责拿药的药师,需要核对患儿的年龄、性别、剂量等信息,此外,另有一名药师再负责核对一次,才能将药品发出去。假如这一制度能够执行到位,这张明显出错的处方,就不会被执行。此外,患者的信息登记若完整些,纠错也不会如此费力。

  因此,这起事件值得反思,但应该避免情绪化的责备。只有从医院管理等方面找问题,提出合理建议,才能帮助医院完善制度、筑牢用药安全堤坝,患儿的这次冒险才不会被浪费。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章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