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自信的吉林阔步向前
10月19日,吉林代表团媒体开放日在人民大会堂吉林厅举行,前来采访的媒体记者在举手提问。 宋锴 摄
10月19日,人民大会堂吉林厅,吉林代表团媒体开放日在这里举行。 来自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香港商报和路透社、日本共同社等50余家中外媒体聚集于此,他们用手中的镜头和笔,记录了吉林新的“高光时刻”。 “长期以来,中外媒体关注吉林振兴发展,作了大量报道,展示了吉林美好形象,我代表吉林省、吉林省代表团表示感谢,让我们用掌声欢迎记者们提问。”吉林代表团团长巴音朝鲁主持活动,第一句话就开宗明义,为活动营造了开放热烈的气氛。 记者们有备而来、争相提问:“‘大国工匠’手中的焊件与实现中国梦有什么关系?”“长白山如何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如何把十九大新政策转化为百姓新的获得感?”……8个关注发展、民生、农业、生态环保、工匠精神等不同方面的问题相继被抛出。 “只有用工匠精神把手中的焊件干好、干精、干成艺术品,才能更好实现个人价值,才能实现产业报国,才能加快圆梦。” “随着吉林省落实‘旅游+’发展概念,长白山各种设施会更加完善,绿水青山会吸引更多中外游客,届时欢迎各位记者去做客,我们愿意当导游。” “只要我们把居民群众当亲人,把他们的小事儿当成自己的大事儿,用心服务,为他们办事提供便利,大家自然会为我们点赞。” …… 代表们有问必答、妙语连珠,有的热情、有的凝练、有的幽默,赢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和会心笑声。 记者们问得用心,代表们答得专注,不知不觉中,一个多小时过去了,开放活动即将结束。看到不少记者还在举手,主持人主动提出增加一个提问机会:“今天现场来了很多世界各地的媒体朋友,有日本的、韩国的、巴西的,最后一个提问机会,我想留给一位外国朋友,就让最后一排这位外国小伙子问吧,今天来的朋友多,座位不够用,他一直站着,辛苦了!” 会场的目光聚集到这位红头发、红胡子的外国记者身上。“谢谢,我是《今日俄罗斯》的记者,能够采访吉林代表,我非常高兴,因为我毕业于吉林大学。”一口流利的汉语,一个亲切的身份,这位名叫尤金的俄罗斯小伙子说,采访吉林代表,感觉像与老乡聊天,让他更加怀念在吉林的日子。 精彩的故事、开放的态度、自信的形象,这是吉林代表团媒体开放日留给大家的深刻印象。开放自信的吉林正阔步向前,开放自信的中国已站到舞台中央。党的十九大召开期间,开放与自信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让世人看到了中国新时代的胸怀和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