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东亚微捐“开心背包”第二站:农安县黄鱼圈村小学
全校83个孩子只有一个篮球,“开心背包”送到这里 孩子们开心地说:终于有球玩喽!
“我们终于可以好好上体育课了!”
“看看都有什么好东西”
“好多篮球,开心”
新闻提示
2012年,本报曾经报道在长春市光复路有这样一对夫妻,他们经营着一家5平方米的文具店,丈夫叫夏志国,妻子叫陈玉珍。在14年时间里,他们走进了30多所村小,为8000多名小学生送去文体用品,总捐助财物金额60万元。
本报将夫妻俩的故事报道出来,随即提出“微捐”概念,号召长春市民向夏志国夫妻学习,一起来“微捐”,引起吉林省慈善总会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省慈善总会设立了“微捐”账页,在全国慈善界率先提出了平民在经济允许的情况下坚持小额慈善捐赠的“微捐”概念,并在全省范围内展开了慈善“微捐”宣传活动。
3月20日,本报记者随同夏志国和两名东亚志愿者,组建起“开心背包”爱心车队,来到2015年东亚微捐公益项目“开心背包”的第一站——吉林省公主岭市永发乡西立小学,慈善夫妻捐赠首批100个“开心背包”。
3月23日,本报《东亚“微捐”2015年再次起航 募集“开心背包”送给贫困村小》报道刊发后,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响应,许多市民打来电话表示支持东亚微捐,报名参与“开心背包”公益行动。两天时间,“开心背包”善款超过3000元。
2015年3月27日,东亚微捐公益项目“开心背包”的第二站,来到农安县黄鱼圈乡黄鱼圈村小学。“开心背包”爱心车队从长春驱车130公里,顶着七级大风来到农安县城东北60公里的黄鱼圈小学,全校83个孩子只有一个篮球,“开心背包”的到来,让孩子们开心地说:“终于有球玩喽!”
满满两车“开心背包”驶向黄鱼圈
27日8时,两辆满载“开心背包”的汽车从长春出发,沿302国道驶向东亚微捐公益项目“开心背包”的第二站——农安县黄鱼圈乡黄鱼圈村小学。一路上七级大风吹得人睁不开眼睛,越接近目的地风越大,漫天的黄土卷起干枯的苞米叶,让向前行进变得异常艰难。
幸好两位司机都是经常赴外地做公益的资深公益人,一位是长春市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兰福利,一位是公交集团西昌汽车公司9路公交车驾驶员刘士宁,他们一路紧握方向盘,尽最大努力保证“开心背包”可以顺利送达。
经过2个小时的漫长行程,爱心车队终于赶到农安县黄鱼圈乡黄鱼圈村小学。两位司机终于松了一口气,看着满载的足球、篮球、乒乓球、跳绳……开心地笑了。
以前上体育课基本都是“放羊”
10时许,东亚微捐公益项目“开心背包”爱心车队开进黄鱼圈村小学。孩子们正在上课,朗朗的读书声在漫天风沙中若隐若现,在全校老师共有的教员室,记者在一把旧椅子的下面,找到了一个旧得发黑的篮球。校长孔祥利告诉记者,这是全校83个孩子唯一的体育用品,由于极度缺少体育设备,上体育课时基本就是“放羊”。
记者看到,黄鱼圈村小学有两排平房,一排平房是危房,教室非常陈旧,已经不能使用。
孩子们正在上课的这排教室,是前几年翻新的。记者推开最东端的那间教室,里面堆满了取暖用的“玉米芯”,由于天气刚刚转暖,教室里还有些冷,为了不让孩子们上课冻着,没课的老师就随时给各班的炉子填“玉米芯”。
终于可以上一堂真正的体育课了
课间休息的时候,五、六两个年级的10多个孩子,把“开心背包”搬进教室,一人抱起一个球,开心地欢蹦乱跳。六年级的王雨桐抱着篮球说:“这是我第一次摸篮球,可真够大的!”
五年级的刘哲说:“我最喜欢跳绳了,这些跳绳比我妈妈给我做的那个好多了,还有漂亮的木头把,使起来真顺手!”孩子们真心地向远道而来的志愿者叔叔表达感谢,他们说这回终于可以上一堂真正的体育课了,再也不用一上体育课就在操场瞎跑了。虽然风依然很大,虽然头发上粘满了黄土,但孩子们的发自内心的快乐,让所有志愿者觉得值了。
200元就能送一个“开心背包”
2015年东亚微捐公益项目“开心背包”正式起航,欢迎您参与东亚“微捐”,200元就能为农村孩子送去一个“开心背包”,里面有篮球、足球、乒乓球(拍)、毽球、跳绳、地球仪……您的善款将汇入吉林省慈善总会微捐专用账页,用于“开心背包”公益“微捐”项目。
从未玩过足球和篮球的乡村孩子,正在村小教室的窗口张望,看村口是否有“开心背包”的爱心车队驶来。
“微捐”的账页:010101201200000099;开户行:吉林银行长春康平街支行;单位:吉林省慈善总会。(填写汇款单的时候,一定要标注“开心背包”字样)
记者 庄利铭 文/摄
(责任编辑:唐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