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制造强国需要耐心和意志
以先进制造业为标志的现代工业社会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经济最发达、国家最强盛的时代。进入工业化进程的国家无不希望成为制造强国,但在被称作“工业国”的数十个国家中,真正成为制造强国的屈指可数。可见,建成制造强国并不是一个水到渠成就能达到的目标,只有具备特殊条件并经过不同寻常的努力才能实现。我国虽然已经是制造业生产能力世界第一的国家,但离制造强国目标还有相当长的距离。建设制造强国,打造“大国筋骨”,是一个决定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
制造强国“三原色”
工业的本质是将无用的物质转变为有用的物质,或将有害的物质转变为有益的物质。其中,制造业最集中体现了工业生产的这一本质属性,是人类能力的最突出展现。那么,决定制造业强盛的基本因素是什么?综观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各国可以看出,有三方面的基本因素决定着制造业的发展,可以称之为制造强国的“三原色”。
一是资源。最初是自然资源及地理区位尤其是能源与矿藏优势,可以使一国获得制造业发展的先机。同时,人力资源优势也是制造业获得比较优势的重要因素。在制造业发展进程中,发挥资源优势始终十分重要,不过其性质有所变化,即从主要依靠资源丰富及低成本优势转变为更依赖各种资源的有效配置,以及从主要依赖初级资源(要素)向开发利用高级资源(要素)转变。所以,建设制造强国,必须不断推进资源要素的高级化,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其中尤以人力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不断高级化为关键。
二是科技。制造业的本质是将无用之物转化为有用之物,科学技术决定着这种转化能力即加工制造能力。其实,由科技水平所决定的制造技术水平也决定着人类发展的资源条件。因为,所谓资源不过是具有工业利用价值的物质。自然物质原本没有资源与废物之别。离开了制造技术,资源禀赋便无法定义。换言之,只要制造技术充分进步,所有的物质都是资源;如果制造技术水平低下,不仅许多物质是无用之物,而且工业生产过程还会产生许多废物甚至污染物。所以,要成为制造强国,就必须成为创新型国家。只有科技不断创新,新制造技术和新兴产业层出不穷,制造业才能保持可持续的竞争力。从这个意义上讲,制造强国就是有能力使大多数物质资源化、无害化和有效化的国家。
三是文化。所谓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长期发展中所积淀而成的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以及习惯倾向。文化因素对工业化前景具有基础性、长期性影响。在工业化的初期和中期,各国工业发展的路径大同小异,表现出“标准型式”;但到了后期,各国工业化表现各异,几乎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国家。其根本原因就是文化差异,即文化的多元性决定了工业化的多元化。例如,同为欧洲工业化国家,希腊永远也发展不成德国,西班牙也永远成不了瑞士。一个国家能否成为制造强国,其文化特质往往具有决定性影响。即使是英国这个曾经的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称雄世界200年,但由于文化特质原因,也未能继续保持制造强国地位。正如美国历史学家马丁·威纳在《英国文化与工业精神的衰落:1850—1980》一书中所说,是英国文化导致了英国工业精神的“绅士化”,使英国工商业丧失了进取心和竞争力,终而失去了制造强国的世界地位。所以,每一个国家都应深刻反思:自己的社会文化特质将如何影响工业化的前途?要成为制造强国应该选择怎样的发展路径?如何使制造业的强大与自身的社会文化优势相匹配?
需要指出的是,决定制造业发展的这三个基本因素是相互联系的。首先,资源条件会影响技术发展态势。例如,资源丰富的国家更倾向于发展资源产业和大型设备制造业。其次,技术进步会决定资源开发利用状况。例如,页岩气、页岩油之所以成为有用资源,完全是由于相关技术的突破;原先没有价值的稀土,由于制造业技术发展而成为宝贵矿藏。第三,资源条件及技术状况会影响社会文化特征。例如,牧业、农业、矿业资源丰富条件下形成的工业文化同资源极度匮乏条件下形成的工业文化,必然具有非常不同的特质。而具有不同社会文化特质的国家,其资源开发利用路径以及技术发展状况会表现出不同特征。例如,同样是互联网技术,在中国价廉物美、低成本替代的社会心理条件下,就会在网购领域取得突出成绩;而在德国优质精致、逻辑缜密的社会心理条件下,则会向推进制造技术升级方向发展。当前,中国制造业以较高的性价比为优势,德国制造业以质量可靠为优势,这是由资源、技术、文化相互作用造成的。制造强国“三原色”——资源、科技、文化,绘就了不同工业国家各具特色的缤纷画面。
可见,建设制造强国是一个系统工程:资源配置、科技创新、文化浸淫,每一方面的进步都同其他方面相联系;缺乏其他方面的条件,任何一个方面均难以取得突出进展。建设制造强国没有单兵突进的捷径。
立足国情发展制造业
我国制造业的特色之一是拥有门类齐全的生产体系和庞大的生产规模。不少产品出现了产能过剩,但这绝不表明我国制造业已经没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因而需要“去制造业”。实际上,产能过剩反映的是制造业的技术基础不坚实、技术水平有差距,特别是在功能性、精致性、可靠性、耐久性等方面的不足非常明显。“平地”上产品拥挤,是因为未能登上开阔的“高地”和别具风光的“巅峰”。例如,我国钢材生产量世界第一,但依然有许多品种规格的钢材需要依赖进口。2014年,我国钢材进口价格比出口价格每吨高近500美元。这直接反映了我国钢铁产业规模大、利润低、国际竞争力不强的发展中国家特征。再如,我国许多轻工产品产量世界第一,但大多数进、出口产品的单位价格都有几倍、十几倍甚至数十倍的差距。可见,我国要成为制造强国,面临的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任务是全方位、多层次的。这是一个基本国情。
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传统产业不是没有前途的产业,其前途在于技术创新。其实,所谓传统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并无绝对的界限。很难说传统产业的技术创新就一定比高新技术产业更简单、更容易。即使是最传统的食品加工业,技术创新也前景无限。
我国尚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需要努力实现技术“登顶”的产业大多数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类别,即所谓的传统产业。而今天是在第三次工业革命兴起的年代发展这些产业,必须注入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技术,如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新能源技术、新型加工技术(如3D打印)等。传统产业的高技术化是建设制造强国的题中应有之义。
作为一个超大型国家,我国各地区的资源条件、发展阶段、文化特性等具有极大的多样性,有条件发展各种类别的制造业聚集区,占领更多产业的技术制高点。同时,追踪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前沿,紧跟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步伐,我国就可以争取到本世纪中叶在传统制造业和高科技制造业上都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成为先进的制造强国。
另一个突出国情是,我国维护国家安全的任务十分繁重。我们不可能依赖其他国家来提供解决国家安全问题的技术。所以,在诸如高速铁路技术、长距离输电技术、能源资源开发技术、关涉海洋的装备技术、信息技术以及一些尖端军事装备技术等领域,我国必须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拥有独特的先进制造业实力。
关键是有没有耐心和意志
当前,无论从资源条件、技术可得性、市场需求空间看,还是从实利倾向(发展动机)、储蓄倾向(资本来源)等方面看,我国都不缺乏发展制造业的有利条件,至少并无不可克服的障碍,关键的问题是:我们究竟有没有长期坚韧不拔发展制造业的耐心和奋斗意志。这种耐心和意志在社会价值观念上表现为,整个社会是否真正有发展制造业的明确志向以及给予制造业何种评价和地位:家庭是否以子女从事制造业为荣,企业是否愿意坚守制造业,金融是否以支持制造业为责,教育是否以培养学生从事实业为方向。总之,有志者事竟成,而无志者纵然家财万贯也难成一事。
与其他产业不同,制造业具有高度的“迂回”性特点,即将各种资源转变为最终产品需要经过许多中间环节,表现为很长的产业链。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会影响最终产品的质量,每一个环节都有其技术工艺要求和技术创新空间。所以,制造业发展中尽管也有颠覆性创新,例如数码照相替代感光胶片、互联网替代传统通信方式等,但大多数技术进步属于累积性或连续性创新。在制造业竞争上,很难有所谓“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机会。有时候,你抓住了“形”,以为也抓住了“神”,其实与先进者的差距依然非常遥远。例如,机械手表的进入门槛不高,但要想赶上瑞士钟表业,就绝不是几十年内可以达到的。再如,即使各种很不起眼的金属件,我国的产品与国际先进水平也有显著差距。甚至像瓷器、丝绸之类我国曾拥有数千年优势的产业,一旦落后,迄今都难以站上世界一流的产业高地。所以,制造业是个比耐心、比意志、比耐力的马拉松式竞争领域。我国要成为制造强国,进入世界制造业第一方队的前列,必须经过至少三五十年的艰苦奋斗。
世界上没有一个制造强国是在短期内成就的,建设制造强国不仅是技术创新、匠艺积累、财富积累的过程,而且是文化演进的过程。而所有这些都是在一定的体制机制条件下完成的。世界各国的工业发展史表明,由市场公平竞争过程所决定的优胜劣汰是制造业持续发展和走向整体强盛的必要条件。当然,体制机制本身也受到制造业发展水平的影响。更具深刻性的是,一个国家或民族是否具有发展制造业的耐心和意志,也会体现在其体制机制的特色中。我国建设制造强国,必须形成能够支持有耐心、有意志坚守制造业发展的可行体制机制,其关键之一是:在制度和政策安排中最大限度减少“赚快钱”“一夜暴富”的诱惑和投机取巧机会,形成建设制造强国的有效激励机制和崇尚实业的社会氛围。(金碚,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