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思想解放加强班子建设为实现一户一策、精准脱贫打牢基础

07.01.2016  11:54

  促进思想解放  加强班子建设  实施精准脱贫  本报记者  张源珊  周  源  于剑南          长春日报          2016-01-07  07:03:05                按照省委、省政府“千个以上机关(企事业单位)包保、万名以上干部包户、百万名以上党员参与帮扶”行动统一部署,4日、5日,市领导杨子明、王振华、綦远方分别深入各自的包保村进行扶贫对接。

  按照省委、省政府“千个以上机关(企事业单位)包保、万名以上干部包户、百万名以上党员参与帮扶”行动统一部署,4日、5日,市领导杨子明、王振华、綦远方分别深入各自的包保村进行扶贫对接。

  5日,市委副书记杨子明到农安县开安镇新开河村进行扶贫对接。“十二五”初期,开安镇有贫困户1154户、贫困人口2051人,经过五年的开发建设,现剩余贫困户533户、贫困人口996人。其中,约80%的贫困户是因病因残致贫,此外,农业生产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土地集约化进程滞后、缺少资金开展项目等也是主要致贫原因。新开河村有贫困户113户、贫困人口322人。

  在座谈会上,杨子明与当地村镇干部、贫困户代表进行了交流,“家里有几口人?身体都怎么样?”“每年收入能有多少?”“目前主要的扶贫措施有哪些?”杨子明详细了解贫困户家庭成员、身体状况、经济收入、致贫原因、面临的困难等,并与大家共同探讨脱贫致富的好办法。

  “脱贫攻坚是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要补的一块短板。”杨子明说,做好扶贫攻坚,首先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为实现一户一策、精准脱贫打牢基础,要搞好调查研究,逐个建档立卡,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做到因村施治、一村一策。要抢抓政策机遇,汇集各方面力量,破解因基础设施薄弱带来的脱贫障碍。

  要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充分激发群众脱贫攻坚的信心和勇气,培养贫困群众自力更生的精神,做到“群众干、干部帮”,实现由靠“输血”向“造血”转变,培养农民的致富渴望,形成全民创业新氛围。

  座谈结束后,杨子明来到新开河村贫困户周喜荣家中看望。周喜荣的老伴儿已经过世,儿子患过脑瘤,没有劳动能力,生活勉强能够自理。平日里家里家外都靠周喜荣一人操持。杨子明为母子俩送上慰问金,并鼓励周喜荣乐观坚强,积极面对生活。

  5日,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振华驱车近四个小时,来到榆树市育民乡爱民村进行扶贫对接。“脱贫就是要一户不落、一人不差,大家要想办法致富,想办法把日子过好……”刚一进村,王振华就直奔困难老党员胡坤家中,坐在炕头上了解其基本生活情况。69岁的胡坤以务农为生,有4亩耕地,一年收入大约4000元钱,因妻子身体不好没有劳动能力,再加上医药费用支出,导致家庭贫困。王振华鼓励胡坤,生活的困难只是暂时的,要树立战胜困难、尽早富起来的信心。

  随后,王振华来到村委会开展座谈,向本村和乡镇负责人了解扶贫工作开展情况。爱民村共有贫困户242户、贫困人口639人。村委会在详细掌握每户贫困户的基本情况后,初步制定了脱贫计划,力争通过提高土地单产、发展村办合作社、开展招商引资等方式让村民实现增收。座谈中,王振华边听边记,不时就相关问题与大家深入讨论交流。他指出,地方发展的关键在于领导班子和带头人,村党支部班子在脱贫致富中要发挥表率作用。要确定好发展思路,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和建议,制定好脱贫计划和措施。要脚踏实地、锲而不舍地抓好脱贫工作。要动员广大群众,增强内生动力,形成脱贫“造血”功能。要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在让利于民的同时安置劳动力。要解决好特殊困难户,真正让大家不愁吃、不愁穿,在生活、医疗、教育等方面有保障。

  4日,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綦远方来到九台区其塔木镇北山村扶贫联系点进行调研对接。“北山村有人口3452人,共964户。其中贫困人口320人、贫困户149户、特殊贫困户11户。主要面临老龄化严重、外出务工人口少、耕地少、因病致贫、因残返贫等主要问题。”在对接座谈会现场,綦远方认真听取了北山村村干部的介绍,共同分析该村经济落后的主要原因,探讨脱贫新路。

  座谈会后,綦远方来到贫困户姜守财家探望姜守财、赵秀英老两口。在交谈中,綦远方得知,赵秀英患有小儿麻痹,姜守财体弱多病,家庭条件十分困难,有一个女儿在长春师范大学就读。虽然家庭条件差,但两人仍然坚持供女儿上学。綦远方将慰问金送到赵秀英手中,鼓励她说:“你最大的功劳就是供你女儿读书,只有开阔思路,开阔眼界,用知识武装头脑,才能解脱贫困、走向富裕。

  “虽然北山村经济条件受自然因素制约,但思想禁锢、保守也是致贫的主要原因。要帮助村民解放思想,以新眼光、新思路探索致富道路,让北山村真正摆脱贫困。”綦远方表示,扶贫工作是“十三五”时期一项重要任务,她将与北山村领导班子一同努力,培养致富典型,发挥其带动作用,让全村村民增强致富信心,全面富起来。

  

  

  

  

  

(责任编辑:贾晓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