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边州五大理念共谋农业现代化

03.03.2016  11:03

十二五”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延边州各级各部门和广大扎根“三农”一线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延边州农村发展出现了许多具有标志性的重大变化:

农村经济迈上新台阶——全州农村经济总收入实现155亿元,年均增长12.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100元,年均增长10.2%;

农村改革实现新突破——土地确权完成总面积的56%,居全省前列。在全国率先启动延边黄牛政策性保险融资试点;

新农村建设呈现新亮点——深入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农村环境清洁率达到80%;

产业化水平实现新提升——延边苹果梨栽培系统入选第三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延边黄牛国家级种质资源场通过农业部验收,成为全国首批十家、五大地方良种唯一一家国家肉牛核心育种场;

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新提高——重点推广绿色增产技术模式10余项。测土配方施肥覆盖率达80%以上。启动延边永久基本水田划定工作。气象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冲刺阶段,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阶段,延边州将紧紧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如何确保“三农”工作开好局、起好步,抓好各项重点工作落实:

深化综合改革,促进农村创新发展。推进农村土地确权工作,率先在全省完成确权工作。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延边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中心平台建设。推进农村金融改革。统筹推进国有林区和国有林场改革。推进供销社综合改革,着力抓好珲春、安图2个全省试点县综合改革,开展基层供销社与农民合作社“双向一体化”建设,全州乡(镇)基层社覆盖率达到95%。推进农垦改革发展,计划利用3年时间,将国有农场承担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纳入地方政府统一管理。

提升特色产业,促进结构协调发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今后一个时期延边州农业农村结构性调整的一项重要任务,突出绿色、特色、安全,按照宜粮则粮、宜牧则牧、宜林则林、宜加则加、宜游则游的原则,挖掘特色资源和产业潜力,调整优化种养结构和农作物区域布局。抓好粮食安全。提升人参、食用菌、棚膜蔬菜、浆果特色产业发展。打造精品畜牧业。推动林业产业转型,大力发展绿化苗木、珍贵树种、林地林下经济等接续替代产业。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

强化设施建设,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围绕绿色转型这条主线,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全面推进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工作。采取股份合作、土地入股、土地托管等多种形式,发展规模经营。多争取支持,力争在2020年基本实现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要建立健全县、乡两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开展“光伏暖民”工程试点。发展基于“互联网+”“物联网”的智慧农业气象服务。

推进产业融合,促进产业开放发展。要依托资源和区位优势,引导龙头企业向优势产业集聚,加快龙头企业转型升级,开展龙头企业培训。积极申报3000万元以上产业化项目。培育“长白山”系列特色名优产品品牌,打造延边大米、黄牛、苹果梨等延边地理标识的农产品品牌。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开展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三大类别培训,计划年内培训2000名。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发展外向型农业,加快与俄合作,建设吉林延边国家农业园区-滨海边疆区农业园区。积极开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创建活动,三星级以上国家和省级休闲农业企业(园区)发展5家,争取中国最美休闲乡村1个。

加快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共享发展。依托省专项投入,着力推进52个省级重点村建设。开展美丽乡村创建,力争全州创建10个以上省级美丽乡村,打造60个以上州级精品村、标兵村。重点抓好公路、铁路、旅游、高铁、边境沿线和环城镇周边“五线一环”地带以及农村公共场所、农贸集市等重点部位环境整治。加快“厕所革命”试点。认真贯彻落实《延边州全面推进脱贫攻坚实施方案》。开展农村换届工作,4月底前依法完成换届选举,确保完成率达100%。(记者张伟国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