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人民广播电台周伟获得“吉林新闻名人奖”

07.11.2014  07:35

  

2013年环卫工人节,周伟采访长春西站环卫工人

“别,还是别采了,真的没啥。”10月24日,面对众多前来采访的媒体同行,周伟一脸的抹不开。这个一贯将话筒对着别人的“新闻老兵”,显然不太适应别人把话筒对准自己。

日前,周伟被评为“吉林新闻名人”,在他看来,记者不但要站在时代前沿,更要躲在作品背后,不管自己是“名人”还是“人名”,实实在在为百姓办事才是最要紧的事儿。

为农民代言

“农民太难了,要为农民说话”

周伟毕业于吉林大学新闻系,至今走进吉林省人民广播电台已有13年。

第一次见到周伟,你很难看出他是一个文字工作者,朴素的着装,实在的谈吐,怎么也绕不过一个字——“土”。不过,也正是因为这股“土”劲、这股实在劲,让他跟农民打起交道来,少了那么点生分和不自在,多了几分自来熟。

当然困难也是有的,周伟是安徽淮南人,浓重的南方口音与东北话格格不入,刚开始下基层采访,他说的话农民听不懂,农民的土语他也不明白,啥叫“卖呆儿”什么是“老鼻子”,周伟着实费了番功夫才弄清楚。

为了跟农民打成一片,周伟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唠农家事,田间地头、房前屋后都是他的新闻现场,参加工作13年,周伟就跟农民摸爬滚打了13年,“因为贴得近,所以写得好”,一系列生动鲜活、极具乡土气息的新闻作品就这样产生了。

此外,来自农村的周伟,也有着不一样的“农村”情结,对涉及农民利益的事儿格外上心,“我本身就是农民的孩子,知道农民太难了。后来我成了一名记者,我就想一定要为农民说话,百姓需要啥,我就采访啥。”周伟说。

本着这样一种信念,带着记者的使命,周伟关注着基层一线的大事小情,调查、追踪,通过一篇篇发人深省的报道,帮助百姓解决了不少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用脚“写”新闻

不怕多走路不怕多吃苦

周伟采访不怕多走路、不怕多吃苦,他坚信“新闻是用脚走出来的”,在进入重要新闻栏目《738早新闻》的6年时间,他长年下乡村、下基层,一个背包、一本地图册、一部采访机,从东部山区到西部草原,足迹遍布省内九个地市州四十多个市县的三百多个村屯,在下边一呆就是十天半个月,甚至一个月有二十六七天在下乡。难怪有人说:周伟这哪是下基层,简直就是驻基层!

13年的新闻采访路,周伟的罪没少遭,夏天蚊叮虫咬一身包,冬天地冻天寒满身霜,可周伟就是愿意“自讨苦吃”,专往穷乡僻壤钻,有一年去双辽下边的一个村采访,正值开春,那个地方的风沙大得遮天蔽日,不通客车,打车没人愿意去,后来好不容易雇了个车,结果走在半道车就陷到盐碱地荒漠里,他和同事硬是推了好几里路,差点淹没在风沙肆虐的荒漠中走不出来。可周伟就是有这个劲,越是偏僻的地方越要去,越是艰苦的地方越要走,因为他知道,越是不为人了解的地方越藏着好新闻。

写批评报道

凭借智慧和勇气一次次化解危险

作为一名记者,做揭露性新闻调查,最终促成问题的解决,最能体现职业素质和能力。

在进入《738早新闻》前,周伟在《记者观察》栏目就做了五六年的调查记者。

在这五六年时间里,周伟把新闻调查的侧重点锁定在“三农”问题上,注意抓住上下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穷追不舍”,在帮助老百姓解决许多实际问题的同时,也推动了很多基层政策的落实。当然,在这一过程中也布满了危险,但周伟都凭借智慧和勇气一次次化解了,用周伟的同事王凡的话说:“每当这个时候,他表现出来的是同龄人少有的智慧和成熟……”

荣誉看得很轻

作为一个记者,不能为出名写稿子

此外,周伟做新闻的角度也很“刁”,他对自己有个要求:“别人写过的我不写,别人能写的我也不写。”

曾经带过周伟的老师、省电台资深编辑杨忠说:“周伟有个特点,就是特别善于观察和聆听,他能从看来似乎没有新闻的地方找出新闻。”周伟的很多好稿件,也确实是得益于他的敏锐触觉。

13年的采访路,周伟经受了不少磨练,同时他参与采写的报道也赢得了不少荣誉,其中包括《兴华乡的形象工程掺了多少水》获第十三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评论《破解卖粮难,科学统筹是关键》获中国新闻奖三等奖、系列报道《新松花江上》获中国新闻奖三等奖、《洪灾过后给你一个温暖的家》获中国新闻奖广播直播三等奖……

而这些荣誉,周伟则看得很轻,他说,作为一个记者,不能为出名写稿子,做新闻不是谋求提拔的敲门砖,“还是那句话,记者不但要站在时代前沿,更要躲在作品背后,衡量一个记者,不在别的,就是踏踏实实采访,拿稿子说话!”周伟说。 

记者  孟庆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