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野千里谱华章——2014年洮北现代农业发展纪实
翻阅2014年洮北区农业的发展历程,特色种植、规模养殖发展步伐加大,设施农业、精品农业、效益农业建设不断深化,农业生产化、产业化明显提升,“三农”基础更加稳固。粮食再创新高,总产达到24亿斤以上,实现“十连增”,一个个骄人的成绩,谱写出洮北区新常态下现代农业加快发展的华丽篇章。
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洮北农业强势崛起
2014年,洮北区积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以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为目标,引领农民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推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步伐跨越迈进。
平安镇农民曲金福是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受益者,“我家有10垧地种玉米,往年用传统的种植方法,春节刚过就要忙着整地,一直到播种都不闲着。2014年直接用免耕播种机一次进地就完成了所有的作业,省去了春季整地的环节,省时、省力还省钱,估计这一垧地能打3万多斤,预计能收入30万元呢。”提起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带来的好处,曲金福脸上绽开了幸福的笑容。洮北区大力推广深松整地、保护性耕作叠加滴灌技术,2014年保护性耕作面积达到30万亩,玉米单产最高达到3万斤以上。
积极开展高产创建活动,不断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柴改电”工程,进一步提高了农业避灾发展能力。三合乡凤城村是全省第一个规模化柴油井改电机井试点村,柴改电项目的实施,不仅使农民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更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火了农民的小日子。“2014年能有这样的好收成,多亏实施了‘柴改电’项目,2013年用柴油井灌地平均一垧地花生收了4千多斤。2014年用电机井灌溉,一垧地收了6千多斤。在家按一下遥控器就能灌溉了,真是省时省力又省钱。”洮北区三合乡凤城村的高云峰说起“柴改电”项目兴致勃勃。
机种、机收一条龙,在洮北区不论是旱田还是水田,每到播种、收割时节,插秧机、大型联合收割机等“大块头”就忙个不停,轰轰的机器声,插下了希望,收获着喜悦。2014年,洮北区农机化综合作业水平提高了10.2个百分点,达到86.8%。同时,还大力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助力农民科学种植,增产增效。在优化种植品种中,重点加大玉米、水稻、花生等主要作物的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力度,开展试验示范12项,试验、示范、推广作物新品种95个,推广新型肥料3个。
从大而全到小而精的种植结构调整,特色农业方兴未艾
刚刚搬入新居的的农民徐连贵提起2014年的收获高兴不已。“2014年我家种了4垧半地的烤烟,收入30多万元,又搬进了100平方米的新楼,真是双喜临门。”2014年,洮北区以优化品种、提升品质、打造品牌为重点,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全区花生、烤烟、蔬菜、绿豆、葵花、辣椒、薯类、瓜类8大高效特色作物种植面积达62.4万亩。其中“菜篮子”工程重点推进平安、平台、青山、林海、东风等乡镇的10个果蔬园区建设,新增温室、大棚3000亩以上,全区蔬菜种植总面积发展到17万亩。同时扩大反季蔬菜种植面积,突出有机、绿色、无公害蔬菜生产,面积发展到1.3万亩。走进洮北区平台镇红塔村,一栋栋大棚格外醒目,郁郁葱葱的雪寒韭菜、鲜嫩欲滴的油桃……一派春天的景象。
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模式转变,集群效应优势凸显
白城市永远保护性耕作农机专业合作社2012年成立,经过三年的发展,目前已拥有100多台大中型拖拉机、6台联合收获机、20台免耕播种机,今年预计完成收割面积6750亩,作业收入可达38.25万元。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迅速发展,全区636个专业合作社和98个家庭农场实现信息化动态管理,将单兵作战的农户紧紧联合在一起,打造了一支经得起市场风雨的“集团大军”,让特色农产品“闯”出去,实现农企、农超快速对接,把市场、企业、农户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真正做到了“建一个组织,兴一项产业,富一方百姓,活一片经济。”
洮北区还重点发展净菜包装、农超对接、订单生产等经营模式,供应本地,辐射周边,加快打造“吉西蒙东”蔬菜生产基地。凭借资源优势,围绕“六畜兴旺”加快发展标准化牧业养殖,突出发展肉羊、奶牛、生猪规模养殖,新建、改扩建标准化养殖场(小区)30个以上。引进培育一批产业链条长、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加快推进百万只肉羊屠宰加工等重点农业产业项目,积极探索熟食加工、医药提取等精深生产技术,提高转化增值能力,打造“龙型”经济。其中,“免疫无口蹄疫区”建设步入全市前列;博泰农业、艾高食品、肉羊养殖屠宰加工等一批产业化项目扎实推进,带动能力和增值效应日益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