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全省民政工作会议召开

18.01.2016  16:23

                                   

  1月18日上午,2016年全省民政工作会议在长春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省委十届五次、六次全会和2016年全国民政工作会议精神及吉林省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总结2015年及“十二五”民政工作,明确“十三五”发展思路,部署2016年工作任务。省民政厅领导班子成员,全省各市(州)、县(市、区)民政局局长、长白山管委会社会办分管负责同志,省民政厅机关各处室、各直属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等参加了会议。

  郑国君厅长在全面总结“十二五”民政工作时指出:“十二五”期间,民政规划任务全面完成,全省民政事业取得长足进展。社会救助、居家养老服务、基层民主协商、社区拥军、民政安全监管、民政信访规范化建设、军供保障等多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受到国务院领导和民政部充分肯定。中央和省级年投入民政专项资金达到79.62亿元,比“十一五”末增长39.3%,为民政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比“十一五”末增长78.32%和106.14%,农村五保对象集中和分散供养标准分别比“十一五”末增长81.48%和94.11%,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明显改善。有效应对重大洪涝、地震、干旱等自然灾害,民政部门第一时间奔赴灾区、第一时间实施救助,“十二五”期间累计发放民政救灾资金20.4亿元,紧急转移安置受灾群众36.9万人,救助受灾群众2600万人次。销售福利彩票167.54亿元,筹集公益金48亿元,比“十一五”翻一番,支持公益项目2000余个,为全省社会福利和公益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全省养老床位达到14.7万张,比“十一五”末增加37.4%,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32张,比全国千名老人拥有床位30.3张多1.7张。城市社区服务场所平均面积达638平方米,比“十一五”末增加107%,我省是全国唯一达到民政部规定的省份。救灾物资储备库、县以上公办养老机构、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城市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实现全覆盖,民政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郑国君厅长指出:“十三五”时期,民政事业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省民政工作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紧紧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谋划工作,奋发有为,狠抓落实。“十三五”期间,吉林民政事业的发展思路是,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以民为本、坚持法治统领、坚持改革创新、坚持统筹发展,重点实施“五个行动计划”,切实保住基本、补上短板、兜好底线,充分发挥民政工作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重要基础保障作用。

  (一)实施脱贫攻坚低保支持计划。脱贫攻坚是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是今后五年全省民生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全力以赴打好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18年底,全省农村低保标准不低于扶贫标准,将所有符合条件的贫困家庭纳入低保范围,做到应保尽保,通过“低保兜底”实现脱贫一批。重点抓好“四个机制”建设。一是建立低保标准省级确定机制。提高统筹层次,将低保标准确定和发布层次由市(县)级提升到省级,确保低保标准确定和发布科学、规范、及时。二是落实低保资金保障机制。积极争取中央低保补助资金支持,协调省财政厅加大省级补助资金安排力度,落实地方配套资金。加大对贫困地区扶持力度,对困难地区特别是提标幅度较大的地方,给予重点支持,确保贫困地区的补助资金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满足保障需求。三是健全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政策衔接机制。坚持“输血”与“造血”并举,落实农村低保对象“低保渐退”政策,通过扶贫开发和低保“合力”帮助实现脱贫。对通过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无法实现脱贫并符合低保条件的,全部纳入低保保障,做到应保尽保。对因灾致贫的采取一事一议办法,实施自然灾害生活救助。四是建立低保工作与扶贫工作信息共享机制。通过信息共享,民政部门对通过扶贫政策实现稳定脱贫、不再符合低保条件的,及时有序予以退出低保。

  (二)实施养老服务普惠推动计划。养老服务由补缺型向普惠型转变,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养老需求,是“十三五”时期重要的工作任务。实施养老服务普惠推动计划,重点抓好“四个推动”:一是机制推动。加快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大力推进居家养老、积极发展社区和机构养老,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养老服务模式、管理方式和运行机制。二是能力推动。建设300个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2000个农村养老服务大院,为有需求的城乡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全省养老床位总数达到24万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36张。加快推进医养融合,失能老人照护床位达到养老机构床位总数的30%以上,比“十二五”时期增长5.5万张。三是人才推动。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采取岗位培训、职业培训和远程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培训养老机构新入职和社区居家养老护理员1万名,养老机构护理员持证上岗率达到100%,具有国家初级以上资格的护理员达到20%以上。四是科技推动。积极推进养老信息惠民工程建设,支持企业和机构运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手段创新养老服务模式,发展老年电子商务。

  (三)实施社会治理三社联动推进计划。“三社联动”是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延伸民政工作臂力的重要抓手。要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自治功能,积极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将专业社会工作嵌入社区组织和社会组织之中,力争到2020年,绝大部分城市社区和多数农村社区形成及时回应居民需求的社区服务体系。重点抓好“三个联动”:一是资源联动。整合社区各类专项服务设施,建立和完善覆盖全体居民、功能完善、便民利民的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强化社会工作服务功能,拓展社会组织孵化职能,优化“三社联动”资源。二是项目联动。加快健全完善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制度和目录,通过政府购买方式建立社会组织承接项目、社工团队执行项目、面向社区实施项目的机制,积极探索以购买服务为保障、项目化运作为纽带的“三社联动”新途径。三是信息联动。运用移动互联、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技术,推动建设智慧社区,加快建设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立“三社联动”信息媒介,为“三社联动”提供技术支撑。

  (四)实施专项社会事务提升计划。专项社会事务是民政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坚守底线、增强供给、规范管理,进一步提升民政专项服务能力,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重点抓好“三个提升”:一是提升殡葬服务水平。积极推进殡葬改革,倡导骨灰处理多样化,提高生态节地葬法比例。二是提升婚姻和收养服务水平。加强婚姻登记信息化、规范化建设,力争全省60%以上婚姻登记机关建设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全面使用婚姻登记网上预约系统。加强国内收养能力评估,积极与中国收养中心、国际收养组织合作,提高孤残儿童收养成功率。三是提升区划地名管理水平。合理调整和优化大中城市行政区划结构,统筹推进长吉图先导区城镇化进程。全面完成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推进普查成果转化利用。继续深化平安边界创建活动,开展各级行政区域界线联合检查,建立界线管理和谐稳定长效机制。

  (五)实施军民深度融合发展计划。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是党中央从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作出的战略决策。要构建完善军民深度融合的制度机制,搞好军地协调和需求对接,加强军地交流合作,推动军地资源共享,丰富军民融合形式,密切军政军民关系,构建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重点抓好“四个融合”:一是体制机制融合。加快推进军民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研究,积极探索新时期军民融合发展的新路径,进一步密切军政军民关系,建立统一领导和军地协调工作机制。二是改革任务融合。支持军队改革,重点抓好转业退伍军人接收安置、随军家属就业和子女入学等工作,继续提高抚恤补助标准,完善医疗保障制度,加强光荣院、优抚医院、军供站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服务保障能力。三是重点领域融合。加强军地在经济、科技、教育、文化方面的交流合作,重点推动在交通运输、通信信息、人防工程、科研生产、新型军事人才培养等重大项目上满足国防和军队建设需求,在更大范围内实现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四是社会力量融合。进一步开展“双拥进社区”活动,整合社会资源,凝聚社会力量,加大国防和双拥宣传教育力度,形成军民融合发展的浓厚社会氛围。

  会上通报了2015年全省民政工作目标责任制考评情况,长春市、延边州、长春市宽城区和白山市江源区4个单位作经验交流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