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原市就20015年全市食品药品应急管理工作进行部署

08.05.2015  17:07

根据国家总局应急管理工作“一年打基础,两年建体系,三年强能力”的总体要求和树立全程防范、全员应急的理念,按照省局应急工作安排重点安排,结合全市应急工作具体现状。日前,松原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发通知,明确要求全市抓好7个方面20项工作做好2015年全市食品药品应急管理工作。

一、健全应急管理体系。主要包括3项工作,一是落实省局规划任务,制定松原市加强食品药品安全应急体系建设规划。计划在两年内,积极争取各方面支持,落实经费投入等保障条件,为推动应急体系建设创造条件。二是健全完善应急管理体制。市局设置独立的应急管理科和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县(市)级在机构改革中要设置独立的应急管理机构和配备专职工作人员。三是加强应急机制建设。主要是建立监测预警机制、健全应急联动机制、强化应急保障机制、完善社会动员机制、建立总结评估机制和成立食品药品安全专家委员会。

二、加强应急管理制度建设。主要包括2项工作,一是完善应急管理规章制度建设。依据应急预案和《吉林省食品药品安全突发事件信息报告管理办法》(试行),制定松原市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具体办法,完善市、县(市、区)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制度。健全应急值守、事故调查、总结评估等覆盖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各环节的程序办法。建立健全应急预案体系,建立完善应急队伍、突发事件统计分析、应急培训等方面管理制度,保障食品药品安全应急管理工作有序进行。二是建立应急管理督办制度。研究制定《松原市应急管理工作督办制度》,明确督办内容、方式。

三、强化监测预警与信息报告。主要包括4项工作,一是加强舆情监测预警。根据省局《食品药品安全舆情信息监测管理办法》要求,制定松原市舆情信息监测报送制度,设立舆情信息监测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明确工作职责。要求县(市)参照市局设立相应的舆情信息监测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二是加强应急信息报告及通报。根据食品药品安全突发事件信息报告管理办法和舆情信息报送制度等,严格落实应急信息报告相关要求。三是建立重大信息直报系统。以总局和省局信息直报系统建设为契机,构建覆盖全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并逐步向企业事业单位延伸的食品药品重大信息直报网络系统。建立重大信息网络直报工作制度,实现食品药品安全重大信息快速报告。四是加强应急值守。

四、提升应急管理工作能力。主要包括2项工作,一是选派骨干人员参加省局适时组织的到应急管理工作开展好的省(市)进行见学、交流,开拓工作思路,提升工作能力。二是做好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制定松原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药品安全事件防范应对规程》、《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药品和医疗器械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应急管理工作文件,并组织学习。遇有突发事件发生后,根据预案和应对规程,果断采取相应措施。

五、完善预案、创新演练方式。主要包括2项工作,一是规范预案管理。加强应急预案制定、修订和管理,严格应急预案审批、发布程序和备案工作。5月底前,市本级、县(市、区)要完成本级食品、药品应急预案修订工作。要加强对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应急预案建设的指导和监督检查,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二是组织开展应急演练。预案修订完成后,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制定演练频次计划并组织进行演练。

六、夯实应急管理工作基础。主要包括4项工作,一是加快组建各级应急队伍,即建设以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队伍为基本力量,以食品药品检验检测、审评、不良反应监测等机构为专业力量,以协管员、志愿者为补充力量的食品药品安全应急队伍。同时6月底前,市局完成应急分队组建。二是加快应急装备配备。加大应急装备建设投入。尽快实现应急处置装备标准化、制式化和规范化。三是提高应急检验检测能力。统计全市食品药品应急检验检测机构的基本情况,依托现有资源遴选一批应急检验检测实验室,承担突发事件应急检验检测任务,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开辟绿色通道,优化检验检测流程,尽快出具检验报告。四是推进应急信息平台和信息直报系统建设。以国家总局信息直报系统建设为契机,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积极推进应急平台和信息直报系统建设。

七、抓好应急培训和宣传工作,主要包括三项工作:一是加强应急管理知识培训。针对改革后机构人员变化大、业务新、情况不熟等问题,突出重点,制定培训计划,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应急管理知识培训。认真总结宣传应急工作做法和经验,并做好宣传示范。二是创新应急培训、考核和演练工作。三是加大应急管理工作宣传。积极做好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的宣传工作,及时总结应急管理工作经验做法,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站等媒体进行宣传交流,努力营造应急管理工作良好的舆论氛围。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