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平: 吃下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定心丸

15.12.2014  15:00

      习近平总书记在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是一次对中国当前经济局势高屋建瓴、全面深刻的阐述,有利于人们冰释关于中国经济现状与前景的忧虑,推动人们认识清楚当前中国的经济局势,增强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信心。  

  今年中国的经济发展增速减缓,产能过剩相对凸显,这些因素,让人们有理由担忧中国经济是否会从此减缓,甚至是进入一些经济学家所讲的寒冬状态。加之从经济结构上讲,中国经济的高能耗、低产出,资源环境的沉重代价,以及人口红利的衰减等等因素,更是增强了人们的忧虑。复加国际经济总体状态并不令人鼓舞,中国的外贸形势严峻,进入初始布局的“一带一路”战略尚待奏效,一时人们更是不敢对中国经济形式表示乐观,甚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悲观看法时有呈现。

 

  习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清楚回答了人们对中国经济的种种忧虑,足以增强人们对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信心。这与习总书记讲话传递的两个重要信息,具有密切关系。一个重要信息是对喜忧参半的中国经济现状进行的准确估价,另一个信息是对中国经济发展应对策略的准确布局。

 

  中国当下的经济形势究竟如何,是人们期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能够回答的问题。而习总书记的讲话,有力回答了这一问题。这一回答的力度感,首先与习总书记选择的客观态度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一客观态度,既体现为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的乐观判断与经济现状诸种挑战的平实陈述上,也体现在国际经济形势如何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准确估价。

 

  中国目前的经济形势,乐观、审慎的双重因素都较为凸显。乐观的理由在于,长期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的消费、投资、出口仍然可以继续发挥基础、关键和支撑作用。审慎的动力在于,消费方式正在发生模仿型排浪式向个性化、多样化转变,投资正从单向的基建投资转向基础设施的互通互联以及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开启,外贸已经从较为简单的谋求引进向高水平引进来、大规模走出去同步发生的结构转型。转型是一种挑战,既是机会,也是难题。这样的经济形势估价,有利于人们吃下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定心丸。在“风险总体可控”,继续“稳中求进”的相关定位中,中国经济形势的理性判断就此得出。

 

  与此同时,在国际经济形势方面,可以清楚看到中国的竞争优势犹存。但需要严肃估价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对中国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形成的严峻挑战。这也是乐观与审慎估价中国的国际经济处境的表现,从而避免以悲观眼光看待中国经济参与国际经济竞争。这有助于提振中国工商业界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信心。

 

  习总书记在讲话中对中国经济持续发展举措的部署,体现出远近相宜、绩效可据的特点。以2015年的经济工作任务而言,“五大任务”的确定,可保中国经济发展的年度绩效。而以“八个更加”的确立,保证了经济发展举措的落实。对内的改革与对外的开放,尤其是自由贸易区的优化与推广,将对中国经济下一步的发展发挥强有力的推进作用。这无疑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疑解惑、指明方向的重要作用最为鲜明的体现。(作者/国平 编辑/张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