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眼中的旧城改造提升工程

19.11.2016  13:02

   改造地下管网 筑牢城市“里子

  ——市民眼中的旧城改造提升工程之市政公用管线改造篇

  本报记者 赵 雪 赵婉姝 袁 迪 易 玲

  如果说高楼林立、光鲜亮丽的地上建设是一座城市的“面子”,那么,埋于地下的基础设施则是城市的“里子”。只有筑牢“里子”,才能撑起“面子”。在今年的旧城改造提升中,我市按照“先地下、后地上,先功能、后环境”的原则,实施市政公用管线改造工程,对急需改造的地下管网及架空管线进行统一规划,能入地的入地,不能入地的进行规范。同时,对需要改造的地下危旧管网产权单位逐一会签,统一施工,规定道路改造后五年内不得挖掘。

   数据看成绩

  我市急需改造的地下老旧高危管网70%集中在三环以内的老城区,一些群众对居民小区排水、供水、燃气管道问题反应强烈。今年,我市对地下管线跑、冒、滴、漏问题开启了力度更大的改造,截至目前,已改造供热管网213公里,改造二次供水管网158公里,改造燃气管网83公里,总计454公里的地下市政公用管线焕然一新。老城区密布的“空中蜘蛛网”入地也实现新的突破,架空管线入地84公里,城市空间得到了净化。

   市民说变化

  吴占生(长春燃气巡线班长):一样的巡线 不一样的心情

  昨日,吴占生像往常一样沿着大经路开始巡线。“从上海路起至解放大路的大经路段,从大马路起至东大桥的长春大街段,共计5公里,今年完成了老旧管网改造,这两个地方在我巡线的范围内。以前的燃气管道是灰口铸铁管,随着土层变动和四季温差变化很容易开裂。那时,我们每天巡线都高度紧张,生怕因为疏漏发生意外。”53岁的吴占生告诉记者,他巡线已有11个年头,低头、弯腰、检测、起立,一套动作每天要在3000多个井盖上重复,“通过巡线我发现安全隐患近300起。如今到改造后的路段巡线,虽然还是重复着相同的动作,但是心情却不一样了,因为新管网安全耐用,老百姓的生命财产有了保障,我工作起来也不提心吊胆了。”吴占生说。

  薛永吉(复印社店主):过去杂乱无章 如今管线入地

  上海路位于中心城区,过去这里到处存在架空的电线和多种光缆,给人一种杂乱无章的印象。今年的旧城改造提升将这些架空管线入地,走在此处再难见到满天的线路和林立的电线杆。在附近开复印社十余年的薛永吉对这些有着特别的感受。“以前地上的路砖损坏严重,台阶也没有几块是完整的,电线杆有的已经倾斜,存在安全隐患,店铺的牌匾也挨着电缆线,不知道都是什么线,有十几条。”薛永吉说,改造之后,曾经的立杆不见了,所有的管线都被埋入地下,路面宽敞了,空中也不杂乱了。

  王玉红(社区网格长):排水管道更新 居民生活舒心

  “我们社区位于东大桥附近,我管辖片区的电信宿舍是一个独立楼体的弃管楼,下水管道年久失修,经常堵塞,一楼住户家里经常返脏水,居民家一堵就找社区,我们只能一面安抚,一面找人疏通。”王玉红说,但这只能暂时缓解情况,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旧城改造提升中,施工队进入现场,更换了老旧破损的堵塞管道,还把下水主杠与地沟之间的管线也换了,这回下水堵塞的问题彻底解决了。“下水问题困扰我好久了,一有问题我就找网格长,这回可好了,也不用老去麻烦小王了。”提起今年的管网改造,该楼居民王杰心里乐开了花,直夸政府有正事儿。

(责任编辑:张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