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节稻米市场购销趋于活跃 中晚籼稻价格仍低调

22.09.2015  09:48

  进入九月中旬,南方稻谷主产区新季中晚籼稻开始收获,并陆续批量上市。据了解,今年中晚籼稻生长期间天气状况适宜、降水充沛,新稻质量总体向好。当前中晚籼稻收购缓慢进行中,收购主体以粮食加工企业和粮食经纪人为主,粮食加工企业收购主要是为了加工新米抢鲜供应市场,粮食经纪人则是为了掌握一定的低价粮源,待价而沽。

  随着中秋、国庆“双节”来临,稻米市场购销趋于活跃,加工企业纷纷开始新季中晚稻收购,但因加工利润微薄和进口低价大米的影响,加工企业新稻收购仍较为谨慎,造成中晚籼稻价格低调登场。据监测,目前安徽无为地区2015年产中晚籼稻企业收购价格为130-135元/百斤,水分、杂质标准要求达到国标,上下浮动不超过0.5个百分点;滁州地区中晚籼稻(三等)收购价135元/百斤;合肥地区三等中晚籼稻收购价格131-132元/百斤。由于收购主体的不同,新季优质中籼稻收购价差约5-8元/百斤。

  当前新季中晚籼稻即将大量上市,稻谷市场政策市特征渐显,政策性稻谷拍卖成交价格成为市场的风向标。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2月12日至9月1日国家共举行政策性稻谷拍卖28次,平均投放量为131.84万吨,均成交量为4.19万吨,均成交率2.92%,其中6月30日中晚籼稻实际成交量17.05万吨,成交率12.58%,创下年内最高值。由于6月16日起,2014年产中晚籼稻投放市场,稻谷质量优于陈稻,用途更加广泛,且填补了市场上的新稻紧缺,一时成为企业争相竞拍的对象。托市收购中晚籼稻投放市场以来,2014年产中晚籼稻成交率远高于同期竞拍的2013年产中晚籼稻,随着2014年产中晚籼稻持续投放,企业采购速度逐步放慢,促使近月来拍卖成交率显著下滑。

  据监测显示,中晚籼稻自1月份受2014年托市收购政策、“一号文件”以及春节备货旺季等因素提振创出年内次高点后,由于随之而来的春节长假、托市结束等影响,2月份开机率低且购销清淡,价格开始逐步下跌。3-6月期间一方面年初进口米数量锐减,缓解了低价进口米对国内市场的冲击,另一方面由于托市收购了大量2014年产稻谷,市场上流通的稻谷数量减少,尤其是优质稻谷供应趋紧推升了稻谷价格,此外,端午节备货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稻米消费,令中晚籼稻价格在6月达到上半年最高值。根据往年经验,6-8月为中晚籼稻青黄不接的时期,稻谷价格在此阶段会形成筑底反弹的走势,然而纵观今年走势,国内中晚籼稻价格在6-8月间却呈现持续走低的态势,究其原因,一是陈稻大量投放市场,供给过剩局面加剧,打压稻谷价格;二是消费淡季,终端需求持续低迷,市场无利好因素;三是进口米大量涌入,价差优势明显,大米摻兑现象普遍,加工企业利润微薄,开机率不断下跌所致。

  虽然目前政策性稻谷拍卖暂停,但前期的持续竞拍与低成交率显示了市场供需的不平衡,随着新季中籼稻的大量上市,后期稻谷供给压力有望继续加大。需求方面,虽然有“双节”的利好刺激,但在总体供过于求的背景下预计在晚籼稻大量上市后,中晚籼稻市场价格将保持稳中偏弱的走势。收购方面,由于仓容不足将限制了粮库收粮的能力,导致粮农将收获的粮食按粮食经纪人给出的随行就市价格销售掉,国家确定的最低收购价政策在部分农民身上将难以落实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