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法精准扶贫助力贫困村走上致富路
“互联网+”添羽翼 “智力扶贫”注活水
市中法精准扶贫助力贫困村走上致富路
1142只小笨鸡,通过线上线下销售途径,在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里就被抢购一空……17日,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张德友带动全市两级法院干警开展“认购扶贫小笨鸡,助力红星早脱贫”活动,购买榆树市红星乡红星村养殖的小笨鸡,同时,市中法还向社会公众推介电商平台“壹品网”,拓展农产品销路,用互联网+绿色农业思维为贫困乡村插上发展之翼。
今年年初以来,市中法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委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大部署和全市“抢抓机遇、创新发展”解放思想大讨论要求,把定点帮扶榆树市红星乡红星村作为一把手工程,专门制定脱贫攻坚路线图和时间表,实施一系列精准扶贫举措,取得阶段性成果。
摸实情谋对策
数据管理求精准
“举全市法院之力,不脱贫绝不脱钩!”这是张德友向红星村全体村民作出的承诺。
今年1月,张德友带领扶贫攻坚小组前往红星村,实地走访了解该村生产生活状况,与村干部和贫困户代表开展座谈,共同研究脱贫致富的门路和精准扶贫的措施。
随后,市中法在全市率先开发建设了扶贫管理数据平台,将红星村208户582名贫困人口的基本信息、收入来源、致贫原因、帮扶措施、扶贫进度、脱贫成效等6个方面49项内容全部纳入电子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建档立卡到户到人、扶贫开发动态监测以及脱贫成效综合评估的科学管理。
为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促进全市精准脱贫攻坚,今年6月,市中法出台了《为全市脱贫攻坚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向社会公布三方面16条具体服务措施,从立案、审判、执行等各个环节为全市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搞建设献爱心
脱贫迸发新活力
红星村集体经济薄弱,道路年久失修,208户贫困人口中危房户达91户。为解决村民住房、交通、公共设施建设等基础性问题,市中法为红星村“量身”打造了惠民工程:投入资金136.5万元,推进红星村危房改造项目,91户危房户全部建起了砖瓦房;为村民建设50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以及村委会和便民大厅;多次与交通部门沟通协调,促使红星村18.2公里村路建设计划获批,村民的出行和农产品运输问题得到解决。
教育扶贫是长远脱贫的根本之策,市中法开展了“情系贫困学子,法官爱心助学”活动,4个派出法院为红星村的8名贫困大学生捐款4.6万余元。驻村第一书记孙召银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帮扶工作,与市爱心家园志愿者协会携手启动“爱心五百、点亮未来”微捐助活动,43位社会爱心人士捐款3.45万元,并与5名学生签订长期资助协议。民间慈善组织的参与,为扶贫攻坚注入了新活力。
抓项目拓销路
“互联网+”助腾飞
为实现精准扶贫,变“输血”为“造血”,市中法结合红星村的作物种类和经济发展特点,确立了“发展抓项目”的工作理念,大力推进产业扶贫。
市中法扶贫攻坚小组了解到红星村具有较好的烤烟种植基础,于是将烤烟种植作为红星村特色产业项目之一。经与烟草管理部门协调,红星村烤烟种植面积由原有的19公顷增至40公顷,直接带动84户贫困户259人脱贫。
红星村208户贫困人口中,因年老体弱、疾病原因等缺乏劳动能力的占一半以上。为了让这部分人群走上致富道路,市中法扶贫攻坚小组制定了特色养殖帮扶计划:出资7.72万元,为每户购置100只笨鸡鸡雏和配套设施。村里成立了养殖专业合作社,配备专门人员指导养殖和防疫工作。今年10月,绿色生态笨鸡出栏,全部售出后可使每户增收7000元至8000元。
不仅要解决生产问题,还要让农民打开销路,让落后乡村搭上信息化的快车。为此,驻村第一书记孙召银积极与长春市电商协会沟通,将从事特色农产品网上销售的电商企业“壹品网”引入红星村。9月30日,“壹品网”正式落户红星村,建立了第一家扶贫示范村店,技术人员指导村民将杂粮、葡萄、生态笨鸡等特色农产品进行包装,通过电商网络平台进行销售。互联网+绿色农业的思维,将电商平台与绿色农业、特色养殖、种植业相结合,借助信息和科技的力量,打通农产品销路,为红星村的发展和致富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记者 周 源 通讯员 张玉卓 王长安)
(责任编辑:唐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