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工人用2万张照片记录“两横三纵”成长史
2013年10月12日,宽平大桥工地,未修完的路面好像一条“钉子道”。
2013年10月2日,汽贸城施工路段,当时气温在0℃左右,一些工人用铁桶生火取暖。
2013年11月15日,前进广场工地,工人正在整理钢筋钢管。
2012年7月9日,宽平大路一处特殊施工现场,里面温度在50℃以上,工人们轮流作业。
2013年10月2日,宽平大桥工地,女工们在穿钢筋。
2013年10月4日,卫星广场路段,工人进行焊接工作。 本组图片 吉友 张卫 摄
长春 市宽平大路附近一栋20多层居民楼的楼顶,张卫冒着凛冽寒风,端着相机,焦点对准楼下的“两横三纵”快速路,按动着快门。不大一会儿,双手冻得红红的,他偶尔将双手交替伸进大衣兜里焐一会儿,看着自己刚刚拍下的照片,满意地笑了……
57岁的张卫是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卡车厂的一名普通工人,从小酷爱摄影。从2012年至今,他利用3年时间,拍摄了两万张照片,记录了“两横三纵”快速路的成长史。
拍摄的危险
两万张照片,存在电脑232个文件夹里,张卫视如至宝。“对于长春来说,‘两横三纵’快速路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为一名摄影爱好者,我有义务把它的成长史用镜头记录下来,以此诠释这座城市的成长变化。”张卫说。
他住在南湖广场附近,2012年开春,“两横三纵”快速路开工,他上下班时总能看到工人们忙碌的场景。这时,他就有了用相机记录的想法。于是,他每天步行上下班,起初拍摄宽平大路、南湖广场附近的快速路建设,时间长了,他的拍摄范围逐渐扩大,延伸到前进大街、卫星路和皓月大路等路段。
付出了多少努力就不用说了,他甚至遇到过生命危险。
那是去年的一天,他起早来到前进广场,爬到五六层楼高的高架桥上。突然看到另外一座桥的位置更适合拍摄,但两座桥之间仅有铁架子连接,于是他铤而走险,顺着铁架子爬了过去,“一只脚突然踩空,整个人差一点儿从桥上摔下来,膝盖全都磕青了,现在想一想,还挺后怕的!”
这次危险的经历,他至今还瞒着妻子。
工人的感谢
“太感谢你了,没想到你真把照片洗出来了!”工人们拿着张卫的照片,高兴得不得了。
张卫喜欢拍摄工人们日常生活的照片。2012年7月的一个清晨,他来到快速路工地,发现很多工人光着膀子聚在一起聊天,他就凑了过去。“工人们说,在两座桥之间有一个仅能一人通过的空隙,里面温度很高,经常是五六十度,但是得天天清理杂物。一般情况下,一个人也就能在里面待上三四分钟,所以大家光着膀子,准备一个接一个地工作。”张卫被工人们的辛苦感动了,于是就想拍几张他们的合影。
工人说,想要几张照片留个纪念,张卫答应了。他拍完后,加班加点儿彩喷出来10多张照片,送到了工人的手里。
“这些工人真的很辛苦,如果没有他们的艰苦付出,哪有现在畅通无阻的快速路呢!”张卫说。
妻子的理解
“你拍那些东西有啥用?跟你啥关系,多危险啊!”“你要是不早点儿回来,就别吃饭了!”这是妻子经常对张卫说的气话。
其实他挺理解妻子的无奈,拍摄正在建设的快速路,危险不说,他还搭进去不少休息时间,“也不在家陪家人,老婆还害怕我把身体搞坏了,所以才说这么多的气话!”但今年张卫整理照片时,妻子慢慢地被照片上快速路的景色吸引,“她看了照片后说,这些照片是挺好看的,快速路从无到有,很有纪念意义!她真的慢慢理解了我!”
“现在我有时拍照片带上她,她帮我扛三脚架。”张卫乐呵呵地说。目前,“两横三纵”快速路已完工通车,张卫的想法是做一个完美的收官,拍一些通车后城市变化的大场面以及给市民出行带来的方便。同时,他也希望能办一个个人摄影展,向市民展示“两横三纵”快速路的成长历史。
新文化报记者 陆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