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财经大学21岁女大学生半年出了三本书

09.11.2014  02:30

女大学生王欣然半年出了三本书  记者 孙立国 摄

读她的文字清新淡雅,一如坐在面前的她,明眸皓齿间,不失几分睿智和灵秀。她叫王欣然,笔名艾文茵,是 吉林 财经大学的大四学生,1993年出生的她,半年,写了三本书。

8日,她应邀来到报社,鹅黄的大衣,衬得皮肤白白的,她谈吐大方、说话轻声细语。她说,上个月,她通过了吉林省作家协会的审批,成为了吉林省作家协会的一名青年作家。言语中,掩饰不住的欣喜。大学四年,她一直游走于课堂与图书馆间,读书、写作,成了她生命的主题。

幼年植梦,第一笔稿费留存至今

“我的写作生涯,是从小时候写日记开始的。”王欣然说,幼年时,她印象最深的就是父亲每天下班都会捧着一摞书籍资料,从饭后到夜深,他总是写写看看。可能是怕她打扰的原因,父亲在忙碌之前都给她一支笔、几页纸,让他在身侧玩耍。小小的她便学着父亲的样子写写画画。记忆里,屋子里很静,老旧的台灯伴着书香,或许便是从那时起,她开始了对文字的憧憬与依恋。

转眼,欣然上学了,父亲便要求她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很多字不会写,她都是用拼音代的。偶尔偷懒对付,妈妈就会撕掉,让她重写。

如今,家里大大小小几十本日记记录着她的成长,或许是长期坚持写日记的原因,使得她作文成绩一直很好。小学四年级时,她代表学校参加了一次全国小学生作文大赛获得了二等奖,文章被刊登在当时全国发行的《小学生阅读与写作》一书上,同时获得了人生的第一笔稿费———10元钱,这于她意义非凡,她一直没舍得花,夹在书里,留到现在。从那时起,关于写作的梦也便在内心开始扎根、滋长。在初中、高中时期也参加了许多的写作方面的比赛,写作让那段童稚时光过得很充实。

掌灯伏案,半年出了三本书

上大学了,大一、大二的半数时光,她都在阅读中度过,从古诗、新诗、小说、游记、传记、散文各个体裁、各种文风,她如饥似渴地阅读,同时尝试诗歌、散文、小说、传记游记的书写。

到了大三,同学们都忙着找工作,她则在网络上寻找出路与机遇。偶然间她看到了一则关于编辑部的征稿启事。她参加了几轮考核,通过了。而后,便与编辑部签署了一份关于三毛传记的写作合同,稿费是2000元,这是她人生中自己签署的第一份巨额合同,很开心却也很忐忑。沉淀过后,她开始查阅关于三毛的资料,大量的音频、作品及传记的资料,让她对三毛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写作的热情也被激发起来。那段时间,别人玩时,她在查资料,别人休息时,她在写作。她以每天5000字左右的速度,大约一个月后,便交稿了。

等待审校的日子很煎熬,在《撒哈拉不哭泣:三毛传》下印厂的同时,她又签约了《红玫瑰·半生缘:张爱玲的倾城之恋》的写作任务。在写作期间,收到了“三毛传”因销量理想而再次加印的好消息。

在“张爱玲传”稿通过一审时,她又接到了约稿,签了第三本书《爱过,才不枉此生:陆小曼传》。

长志已立,地震时也在写书

王欣然是松原人,在第二本书的写作期间,正是2013年松原发生地震之时,消息传来,她因担心而焦躁起来,写作受阻,索性请假回家,特殊时期和家人在一起心里安稳了许多。为了按时交稿,余震不断的日子里,她依然在写作。一天几十次的余震似乎把人也震得麻木了,记得有一天的凌晨三点,王欣然仍然敲击着键盘,一阵相对剧烈晃动,她知道没完没了的余震又要来了。镇定,保存了文件、关掉电脑,上床开睡。

每出版一本新书,王欣然都会第一时间送与学院的老师们。如今,她申请加入了吉林省作家协会,并获得审批通过,成为了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她说,她现在正在考研,以后找工作也要找与写作有关的工作,她特别希望写一些与百姓生活很近的小说。

新文化报 记者 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