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在山区一位在平原 两位农民的现代化秋收
在我省的黑土地上,有这样两位现代农民,一个在山区,一个在平原,一个搞品牌经营,一个靠规模制胜。而这个秋天,他们都因为创新发展增产又增收。
前几天,和龙东城镇光东村农民金君收到气象局发来的一份邮件:未来几天将降温。这个消息让他坐不住了。金君告诉记者, 他要赶在降温之前,把粮食全部收完。说话时,记者能听到他的声音急促。
光东村地处我省东部山区,丰收就差最后一刀了,现在最怕刮风下雪。3年前的秋天,就因为突降大雪,金君的农场损失了几十万。 从那以后,当地农业部门联合气象部门,逐步建立起现代化信息服务体系,定期向农民推送农事预报,金君根据天气预报调随时调整生产节奏。
有了科技保障,金君信心满满,今年他流转了60多公顷水田。站在田间地头定个位,农业部门的测土配方技术就会通过信息平台告诉他该施什么肥,施多少。“缺什么元素,我们就给土地补什么元素,对提高产量有很大帮助。”金君向记者解释说。
金君留过学,喜欢琢磨增产技术。比如,眼前这片土地。因为插秧角度变化,增加了光照时间,产量也不同。“仅仅这项技术,让我们增产10%左右。”金君笑着说道。
而在我省中部的榆树,已经开始大规模机收。
记者采访时,正赶上农民孙振峰开着收割机,收割玉米。
休息时,孙振峰瞄了两眼手机,他最关心的是粮食价格。4年前,他把家里的3公顷土地托管给合作社。玉米一收获,就直接送往“粮食银行”。想变现,挑个自己认为满意的市场价就行。“现在玉米的价格如果是0.7元,我可以等到涨到0.8元再去结算。”孙振峰向记者解释道。
有了“粮食银行”,农民卖粮的收益可以得到最大保障。而从育种、播种到秋收,合作社不仅有一套标准化作业流程,还有一系列科技手段做支撑。比如,玉米种植采用大垄双行,既能提高产量,还能让土地轮休。现在除了给合作社开收割机,其它的事孙振峰都不操心。陪同记者采访的省田丰机械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卓对记者说:“老孙的这块土地交给合作社去管理,一来提了产量,二来通过科学种植,加上全程机械化,减少了成本。”
“4根垄,5米长,选了3个点。”陈卓把产量测完了,今年的收益就等于锁定了。孙振峰不投入不出力。照样能得到与自己种地相同,甚至更高的收入。得了实惠的孙振峰对记者说:“找个不托管的对比一下,每公顷产量有收2.2万元、2万元的。我们结算时,按2.1万元算。”
孙振峰加入的合作社,托管着384户农民5000多公顷土地。通过连片集约化经营,每公顷玉米可降低成本800元,增加产量2000斤。
而另一边金君总算赶上降温前,把水稻全部收回了家。产量保住了,可要操心的是,怎么把村里的大米品牌叫响了。下一步,他准备以中高端产品为主,以小包装塑封压缩的形式,把大米销售到北京、上海等城市,让客户吃到新米,好吃的米。金君满怀信心地向记者畅想着未来。(记者 毕玮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