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滨河小区居民屋子泡得不像样 却用不了维修基金
屋子泡成这样,却用不了维修基金 本组图片 记者 张诚 摄
市民刘先生住在滨河小区113栋6楼,房顶漏水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了,而这几天的连续降雨,水已经从7楼流到了6楼,家中卧室的墙皮已经开始脱落。刘先生想用当初办产权交的维修基金来维修房顶,没想到,想用这笔维修基金却难上加难。
刘先生被维修基金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告知,由于所涉及的业主中有五户业主没有交维修基金的钱,要等这几户业主把钱补上,才能使用。
7楼一家已被逼走
6楼一家开始遭殃
19日,记者来到滨河小区113栋1门,刘先生说他家住在6楼,顶层7楼的业主已经搬走了,现在钥匙放在他这儿,方便漏水的时候刘先生上楼去处理。记者跟随刘先生首先来到7楼,一打开门就闻到一股发霉的味道,客厅里摆放着大大小小的盆,刘先生说这是用来接雨水的。走进两间卧室,更是一片狼藉,卧室的棚顶用塑料布罩着,里边已经存了很多积水,积水已经长了绿毛。记者看到卧室里还有一个大塑料桶,雨水不时地从棚顶滴到塑料桶里,“你看这个桶,我昨天晚上五点多换上的,又存了这么多水了。这家人没法住已经搬走了,我家也跟着遭殃了。”刘先生说。
记者来到刘先生的家中,在卧室看到墙皮已经开始脱落了,墙角处还长了绿毛,“你看看这墙皮都脱落了,再不做防水能行吗?这几天一下雨,家里就跟防洪似的,我是楼上楼下忙活儿。”记者又跟随刘先生来到了天台,天台上的油毡纸已经被泡得凹凸不平,“下雨的时候一泡,等晴天了再一晒,油毡纸都不行了。”
想用维修基金做防水 跑一年没好使
刘先生说,他想用维修基金来给整栋楼的楼顶做防水改造,可是跑了一年还是不行。在社区的帮助下,113栋的56户业主已经有了。
刘先生将他这一年来办理的手续拿给记者看,其中有相关业主会议书面确认征求意见表、维修项目工程费用分摊清册、修缮工程预算书,还有长春市物业专项维修基金使用审核登记表等相关文件。“有这些都没用,工作人员查到我们这栋楼有五户业主没交维修基金,所以还是用不了这个钱。我们这交钱的还用不上,那交这钱有啥用?”刘先生说。在维修项目工程费用分摊清册上记者看到,维修项目工程预算一栏写的是127846元,账面余额一栏写的是194665元,“账面余额就是我们这栋楼总共交的维修基金的钱数,现在来看已经够预算的费用了,就是不给我们用。”
刘先生告诉记者,对于这五户没有交维修基金的业主他曾经打听过,“我问过七楼一个没交钱的业主,他跟我说当时这个房子是抵账房,因为一直缺手续所以办不了产权,剩下那几家一直没联系上。”
相关部门:只交齐这次分摊的钱也行
记者联系了长春市物业维修基金管理中心,工作人员表示,启用维修基金需要所涉及的业主三分之二以上同意,而维修基金的使用则需要所涉及的每一户业主都分担维修费用。“如果有一户业主不交的话,就损害了其他业主的利益,要是其他业主提出来,他不掏钱我也不掏钱,那我们该怎么办?我们现在不需要他们把维修基金全额交上来,只要把这次分摊的钱交上来就行,已经把难度降到最低了。”
工作人员还表示,如果小区没有业主委员会,可以由社区代行业主委员会职能,“社区可以组织他们成立临时维修小组,通过书面征求意见的方式召开业主大会,形成业主大会决议。由这些业主代表或是由社区拿着决议来跟相关的业主要钱,如果还是不交钱,那这少部分的业主就侵害了大多数业主利益,可以拿着这个决议起诉不交钱的业主。”
社区表示很难办 居民已经想放弃了
随后,记者电话联系了长春市二道区东站街道滨河社区。社区的马书记表示,这个工作社区很难做,容易产生矛盾。“如果是居民自治去收这笔钱,居民不会有太大反映,但是社区一旦参与进去,并不是所有的居民都能认可。之前我打电话给居民征求启用维修基金的意见时,就有居民提出很多问题,比如启用这个基金还需不需要再拿钱,居民表示不再交钱可以同意,如果一旦交钱就不同意。所以我们社区很难去做这个工作。”马书记说。
刘先生最后对记者说,这件事情他已经跑了一年了,还是没有办成,他已经打算放弃了。“实在是跑不动了,为这件事都折腾快一年了,看这样是办不了了。我打算跟楼下的居民协调一下,看看能不能大伙儿一起分担点钱,先简单维修能维持不滴水就行。”刘先生说。 (记者 饶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