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局曝十大航班延误重灾户:中联航排名垫底
每当航班延误时,旅客最常听到的解释就是“天气原因”或“流量控制”,但实际上,航企自身问题仍旧是航班延误的最主要因素。5月25日,民航局发布的《2014年全国民航航班运行效率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14年,我国航班起降架次达到750万架次,日均航班量超过10000班以上,不过航班正常率已连续第四年下降,至68.37%,更值得关注的是,报告中还披露了十大航班延误最为严重航企。
航班正常率 2010年开始年均下降1.46%
据悉,2006-2014年,我国航班量持续快速增长,九年间增长了130%,年均增长达10.8%,但是航班正常率也呈下滑趋势,2009年之前正常率都在80%以上,2010年开始持续下降,2014 年下降到了68.37%,年均约下降1.46%。
国航正常率超七成居首 中联航排名垫底
民航局表示,全国航班量排名前十位的航空公司中,航班正常率最高的前三位航空公司依次是国航、南航和四川航空公司,正常率均高于70%。 而10家航班正常率低于65%的航企中,中联航排名垫底,仅为55.57%;河北航空公司其次,正常率为58.82%,其余航企还包括厦门航空、西藏航空、重庆航空等。而幸福航空公司则被指因自身原因导致航班不正常的比例最大,达到50.49%。
航空公司为多获利 排班过密致延误问题严重
业内人士曾分析,民航总局统计的“航空公司自身原因”主要包括飞机晚到、调配原因、机械故障及空勤人员操作延误等,而其中飞机晚到是最重要的原因。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曾指出,不少航空公司为多获利,把航班安排过密,这样一旦一架飞机出现问题,会连累后面很多航班。虽然民航出台过延误赔偿的规定,但赔偿金额并不高,延误问题也难以引起航企的足够重视。
近四成延误航班 延误时长在30分钟之内
另外,报告还显示,去年我国延误时长在30分钟之内的航班最多,占到总延误航班的36.09%;4小时以上的延误航班量占2.88%;还有约2.76%的不正常航班为取消、返航或备降航班,没有记录延误时间。
飞机频繁“迟到” 激化航企和旅客间矛盾
而多家热门机场的运营数据也折射出不少航企飞机都“热得发烫”,由此增加了机场和航空公司的运营难度。“每日7:00-22:00之间的15个小时为机场繁忙时段。该时段内,北京、上海虹桥、广州、深圳、成都和重庆机场的平均小时起降架次都超过了民航局公布的小时容量,说明机场和空管保障单位每天都长时间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民航局相关负责人称。更令人忧心的是,由于飞机频繁“迟到”,让航企和旅客间矛盾激化,这不仅影响了航空的竞争力,更使航空安全受到威胁。
焦点问题
航班到底延误多久才能获赔偿?
根据规定,由于承运人原因造成航班延误、取消,客票的退、改、签费用由航空公司承担。航空公司应根据延误时间向旅客提供免费的餐饮服务和休息场所。延误预计在1—4小时以内(含4小时)的航班,及时向旅客提供餐饮。
4小时以上,则安排休息场所。在原预定航班离站时间后4—8小时(含8小时)内成行,还向旅客提供价值300元的购票折扣、里程或其他方式的等值补偿,或是人民币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