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走出“白色困局”——对我省可降解地膜使用现状的观察与思考

27.10.2015  10:49

      核心阅读

      在广大农村,覆膜技术已被普遍推广,特别是在水资源匮乏地区,此技术对促进作物增产增收贡献不小。

      然而,这项被称作白色革命的技术却带来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多年的累积使用,未被捡拾的旧地膜残留在土地里,无法降解,最终导致土壤板结、降低土壤肥力、作物减产等一系列问题。

      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势必要在发展与保护之间寻求平衡。如何治理地膜污染实现增产增收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双赢?可降解地膜的问世,成为破解“白色困局”的有效方法。

      地膜,曾经作为农业生产的推动器,如今成了土壤污染源。过去看是白色革命,但处理不好,就会造成白色污染。解决好地膜的污染问题,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绕不过的一道题。

      在我省,可降解地膜的使用率如何?农民是否认可?近日,记者走进部分村镇,采访了相关专家,一起听听他们的看法。

      可降解膜,想说爱你不容易

      在吉林省前郭县王府站镇王府站村,守峰农民合作社的玉米正在进行收割。

      “合作社一共流转土地170多公顷,其中一部分采用间种技术,一部分采用覆膜技术,这些都是我从县农技学校学来的。”合作社理事长孙守峰是个爱琢磨的人,如何能在有限的土地上种出更高的效益,他没少花心思。

      今年,孙守峰采用的覆膜种植技术,与传统的覆膜种植不大一样。“你看,我这覆膜玉米种的与传统覆膜玉米不同,我是把玉米种在了垄沟里,而不是田垄上,为的就是能保水保肥。”孙守峰对这一新种植技术非常满意,“今年是第一年用,开始的时候心里也没底,但现在看这产量差不了。

      然而,孙守峰也有烦心事。“今年覆膜的27公顷玉米收割完毕后,马上就要开始地膜清理了。合作社用地膜已经有几年了,虽然产量上去了,但地膜清理实在太麻烦。

      显而易见,普通农用地膜在发挥积极效应的同时,由它产生的负面效应也很糟糕,尤其是在长期使用的地块上,长时间的无法降解,致使地膜造成的白色污染已经相当严重。

      孙守峰不是没有想过办法。去年,孙守峰在朋友的介绍下,购进了可用于20多公顷地的可降解地膜。

      本以为终于能免去清理地膜的麻烦,但结果却出乎孙守峰的意料。

      “没等玉米出苗,地膜就破了,一亩地的地膜成本是70元,一公顷地1000多元的地膜就这么没了。”孙守峰说,可能是在铺地膜的时候拉力过大,才导致地膜过早的裂开。由于这一次失败的尝试,孙守峰又继续用起了普通地膜。

      在王府站村,很多农民在辣椒、花生、玉米等作物种植上使用地膜。村民李玉海种植的一公顷辣椒已经用了3年的覆膜技术。“一直都用这种普通地膜,周围几乎没人用可降解地膜,感觉降解的有点贵,还不好买。”很多村民与李玉海一样,最关心的还是成本,而非土壤污染。

      “地膜越薄,成本越低,而且不用人工‘抠洞’,幼苗可以自己‘拱破’地膜长出来。所以对农民来说,必定会选择最廉价、最实用的地膜。”省12316新农村热线专家梁琦说,在未来,推广完全生物可降解地膜可以说是解决地膜残留的一个新趋势。

      除草防虫污染小,“绿色”增收的成功实践

      秋收时节,长春市九台区饮马河武警农场的水稻已经收割完毕。

      作为已经种植了10年有机水稻的张兰富迎来了一年中的收获季。“收成与往年相当,再晾晒几天就开始加工了。”张兰富流转的200公顷土地全部种植水稻,其中一部分种植有机水稻。

      如何保证有机?张兰富的做法是对一部分有机水稻实施了覆膜技术。“这20公顷的有机水稻全部使用可降解地膜,地膜能起到保温、除草、防虫的作用,不上化肥不打药,更重要的是可降解地膜对土地没污染。”张兰富说。

      在张兰富的有机水稻田里,记者看到,田地里除了收割过后残留的稻茬,依稀可见零星的可降解地膜碎片。“大块的地膜碎片已经捡出去了,剩下这些小的通过光合作用自然分解,地下部分通过微生物分解,可能时间会长些。

      有机水稻不上化肥不打药,同时使用可降解地膜,土壤污染程度被降到最低,所以,种植有机水稻的土壤肥力好,土质特别松软,产出的大米口感也好。

      张兰富使用可降解地膜已经有四五年,问起为什么用可降解地膜,张兰富算了一笔账:使用普通地膜,人工捡拾的人工费一公顷要200元,而且要捡拾两三遍,现在一般都用机械捡拾,这又要算上油钱,一公顷算下来要300元左右,并且捡拾不干净。但张兰富算的并不仅仅是这笔经济账,“普通地膜对土壤造成的污染不能简单地这么衡量,种地不能只看眼前效益,要往长远看。

      在九台区,使用地膜的作物面积并不大,而使用可降解地膜更是少之又少。除了可降解地膜的价格稍高一些之外,可降解地膜的购买渠道不同于普通地膜在市面上可以买到,需要从生产厂家直接订购。“可降解地膜在农资市场是买不到的,每年春耕之前我都要跟厂家联系好地膜用量。”张兰富认为,可降解地膜使用面积小的原因一方面是价格稍高,另一方面就是可降解地膜的购买途径很多农民都不清楚。

      张兰富的想法,得到了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研究员谢卫平的认可。“可降解地膜需要特殊的贮存环境,对温度、湿度的要求比较高,贮存不好会影响地膜的使用效果,降解时间也会发生变化。所以,可降解地膜都要到厂家直接购买。”谢卫平说,大面积推广可降解地膜,可能还需要一些时间。

      可降解膜优势多,但大范围推广尚需时日

      目前,大面积使用的普通地膜是由高分子的聚乙烯化合物及其树脂制成,具有不易腐烂难以分解的性能,自然状态下残留地膜能够在土壤中存在百年以上,对环境产生极大的副作用。“残膜对土地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农民清收困难,机械化作业最多也只能回收80%左右。”谢卫平说。

      许多发达国家一直在使用地膜,农业白色污染却较少。因为国际农用地膜厚度推荐标准为0.012mm以上,美国法定农膜厚度为0.020mm以上,日本为0.015mm以上。我国现行国标《聚乙烯吹塑农用地面覆盖薄膜》,地膜厚度为0.008mm,并且没有强制执行,在农业生产上使用的多是0.006mm,甚至是0.004mm的地膜。

      谢卫平表示,普通地膜在自然条件下很难降解,在土壤中可以长时间残留。残留在地里的地膜可以使土壤环境恶化,不利于作物生长,导致比如植物幼苗根系被残留地膜裹挟而扎不进土壤中,种子落在残留地膜中导致出苗率降低等等问题。

      可降解地膜对土壤污染小,并能减少人工捡拾的劳动强度,但相对普通地膜稍贵的价格让可降解地膜“叫好不叫座”。

      在白山市抚松县兴隆乡珠宝岗村,示范户尚德营从去年开始使用可降解地膜。这是抚松县农牧局历经两年试验和示范的“吉新可降解地膜”,面向全县大面积推广应用。

      示范带动无疑是推广可降解地膜的有效途径,但成本偏高是影响生物降解地膜推广的主要瓶颈。谢卫平说:“农民很讲实际,成本高了,肯定不会用。使用降解地膜,对农民的益处不大,但是对农业长远发展的好处多。

      所以要推广生物降解地膜,还需要政府给出适当的补贴政策。“目前我省的补贴政策是每亩可降解地膜政府补贴40元,农民自掏30元。这样成本降下来,农民会积极一点。

      同时,谢卫平认为各市县的相关部门在可降解地膜的推广上可以下点力气,特别是一些乡镇的农技推广站,他们更接近基层,让农民多了解可降解地膜的使用方法和优势,这都将有利于可降解地膜的推广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