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要化妆变小鲜肉 长春妈妈担心孩子阴柔化不男人

24.11.2014  11:52

出门要化妆变“小鲜肉” 长春妈妈担心儿子阴柔化不男人

时下,“韩流”“日流”盛行,装扮中性化;国内选秀节目选出的明星,“花样美男”大有人在,对青少年影响极大。逐渐地,街头巷尾频繁出现“花样美男”“小鲜肉”等男孩子的身影,他们已经成为备受瞩目的焦点,也引起不少长春家长的担忧。

专家认为:所谓阳刚之气,不是表现男孩子有几块腹肌,面对困难要迎难而上,不退缩不懦弱,虽有文质彬彬的外表但骨子里要刚强,拥有以上品质,不论外表什么样,都是男子汉大丈夫。

男孩不像“男孩”女孩不像“女孩”

从2004年的超女选秀开始, 男孩就不像男孩子,女孩不像女孩子,现在美其名曰“中性化”,并已演变为一种文化思潮, 现在各种电视选秀节目里的一些中性的非中国传统形象的歌者,日本漫画、热播韩剧中的“阴柔美男”也越来越多,媒体传达的这种信息,无形中对社会风尚变迁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女孩子现在似乎变得越来越MAN了,彼此都称兄道弟的交流。”大三学生李阳说,超女出现了“春爷”和“曾哥”,更引起了不少女孩子不断“男性化”,甚至成风成潮。

“走在大街上,很多女生都在发生变化,她们越来越像”哥“了,她们剪着短发,套上马甲,穿西装,打领带,穿着男生的T恤衫,男生的牛仔裤,甚至把它当成是一种流行的时尚。”李阳说,看着这些男男女女,根本分不清是男生还是女生,所以在一些场合很少轻易说话,万一说错话了遭尴尬就会丢面子。

“现在的家庭基本都是妈妈管孩子,天天和女人呆在一起,难免会让家里边的男孩有些‘女性化’。”冯女士说,自己的儿子已经8岁了,从小她就一直注意不要让自己的儿子“女性化”,为此她经常让儿子去参加一些对抗性的体育运动,还是比较有效果的。

冯女士说:“现在他身边的很多男孩子,完全颠覆了传统男孩的调皮、莽撞的形象,反而变得乖巧、听话了许多,这种现象也愁坏了不少家长。”

娘娘腔火了

现在社会已进入“男色消费”时代,人们审美观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享乐主义不断在盛行,这对男人的雄心、志气也是一种销蚀。

今年,韩剧《来自星星的你》一炮走红,剧中的“都教授”就此成广大女孩子心中的“男神”,也成为潮男们心中的目标。“你看看人家‘都教授’长得多帅,不用多说,一款那就是个美男子。”大二刘一梦对着男友说,“欧巴”是大长腿啊,我喜欢,我的“菜”。

随着一些韩国男明星不断备受关注,如今俨然已是一种社会现象。“现在来店里理发的男孩子基本上都要求修理成韩式男发,要有一种清新帅气的男生发型,或者有立体感的波波头发型。”某品牌美发店大工阿华说,这种头发修理过后,能够呈现出帅气味道,“覆盖式”的齐刘海发型搭配瓜子小脸造型,很是精致帅气、潮流时尚嘛!

采访中,记者来到长春市商业圈看到,如今男孩子的服装变得非常新潮,紧腿贴身牛仔裤,黑色面料上面搭配小白点,因牛仔裤弹力好很多“型男”试过后显得随身随型,类似这样的牛仔裤相当畅销。在外套区,男款大衣很少有宽松肥大版,都是一些随身还带有掐腰或者腰带款式,受到不少青年的青睐。

“‘花样美男’‘小鲜肉’这类词汇经常听见我儿子说,我压根就不懂啥意思。”长春冯女士说:“看看现在一些男孩子都成什么样子了?出门脸蛋儿抹得跟”刮大白“一样,还有画眼线和描眉毛的。感觉都男性阴柔化了,这种趋异的心理追求一定会导致性格错位的,真挺为这些孩子担忧的。”

反串成为流行

“近两年,明星反串、选秀节目正开始流行,男扮女装登台表演,他们不仅在相貌上可以以假乱真,还可以唱出男女两种声音的对唱歌曲。”张女士说,这种现象可谓是商业社会和媒体制造出来的“怪胎”,此风长行,后果将很严重。它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某种形式的性别混乱,男孩越来越“娘娘腔”,男孩越来越缺乏阳刚,排骨男越来越多,肌肉男越来越少。

“同学聚会的时候,我班有个男生专门喜欢唱李玉刚的歌曲,而且唱的相当动听。”大一学生李莉说,这个男生平时在学校里面比较安静,比较喜欢宅在寝室里不出来。还非常注意打扮,说话细声细语的,吃饭的时候也喜欢把他小手指抬得好高。

记者不仅来到商圈、大学进行调查,也来到幼儿园查看现状。“我班男同学经常喜欢和女孩子在一起玩,有的男生经常特别安静的一个人躲在角落里面玩。”女孩芬芬说,班级还有一些男孩子长得特别秀气,但是他们的表现十分女性化,说话奶声奶气,遇到一点小事就哭哭啼啼,还会喜欢一些女孩子喜欢玩的玩具,遇到事情喜欢躲在妈妈身后不出来。

“我孩子刚上初一的时候,就问过我为什么学校都是女老师?”栾女士告诉记者,“孩子所就读的学校很少见到男老师,教师队伍的男女比重失调。学校教文科的老师是一群‘娘子军’,只有少数讲理科的老师是男性。”栾女士也坦言,孩子成长过程中,需要男老师的教育和引导,因为男老师的心胸更加宽阔,也会对孩子的性格有所影响。另外,甚至女老师的一举一动都会被孩子“效仿”,时间长了言谈举止也会发生变化。

社会因素导致男孩不阳刚

造成中国男孩缺少阳刚之气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让不少家长担忧。昨日,记者采访了长春聪慧心理咨询服务中心、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孙佳宾,通过她多年的心理咨询实践对此做了多角度分析:

从社会层面来看。如今,搬家有搬家公司,买大米、豆油都直接给您送进家门,需要男孩子们承担的家务劳动几乎消失。此外,一些流行文化如“中性化”潮流会给男孩的性别认同造成一定冲击,一些“中性化”娱乐明星的榜样作用,会使一些男孩对传统男性的认识产生偏差,觉得“中性”甚至“偏女性”才是美的。

从心理层面来看。由于男孩女孩心理和生理发育不同步,差别很大,男孩爱冒险、爱挑战、爱争吵、爱跑动,这些行为倾向都与男孩体内更高水平的雄性激素分泌有关。但很多学校无视这种客观规律,没有“因性施教”,那些千篇一律的“听话”、“守纪律”的要求严重压抑男孩个性,让他们感到不满和受挫,最终被严重伤害,导致了孩子心理和生理的不良发展。

从家庭层面来看。孩子3岁左右就会逐渐有性别意识,这时如果家长不是很关注,很容易造成孩子有一个模糊甚至错误,对他以后的成长很不利。现在的80后、90后一代多是独生子女,有些家长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有溺爱心理,或者既把孩子当男孩,又把他们当女孩,没有用明确的参照标准来界定。多数孩子的父亲由于工作关系,与孩子接触的机会少。从婴幼儿到青春期的成长过程中,男孩儿往往被母亲、女老师所包围,阳刚之气成了他们人格构建中的稀缺元素,女子气过重便成为现代男孩的标志性弱点。

引导孩子从小注重性别认同

孙佳宾表示,现在,男生显得很弱势,他们做事胆小,没有男子汉的冲劲儿;很懒,无论是生活自理还是学习能力上都比较低能;没有责任感,遇事不敢担当;性格懦弱逃避,犯错后第一反应是辩解和推诿。从发展心理学理论来讲,人类经历性别认同大致有两个阶段,第一个是幼儿园时期,第二个是初中时期,这和孩子生理上的变化也有很大关系。一些幼儿园和学校应该在日常活动和教学中,也关注到了这种情况。幼儿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最应该灌输性别意识问题,组织活动时要让男孩和女孩分开,男孩子应多踢踢足球,培养他们的阳刚之气。

孙佳宾说,这个阶段,父母一定要让孩子知道男性的基本特点是什么,比如生理上的变化,要勇敢,有担当等等,也可以引导他去看一些书。孩子如果表现出一些女性化的行为,如娘娘腔、走路的姿态像女性等,一定要尽早发现,尽早引导和纠正。解决。

所谓阳刚之气,不是表现男孩子有几块腹肌,面对困难要迎难而上,不退缩不懦弱,虽有文质彬彬的外表但骨子里要刚强,拥有以上品质,不论外表什么样,都是男子汉大丈夫。

教育孩子要从幼年抓起父母正确引导情感表达

孩子从小咋培养?父母应该做点啥?对此,孙佳宾认为,男孩子在基础成长阶段中,需要独立、勇敢、坚强、勇于克服困难等品质的养成,多来源于父亲的“培养”。父母一定不要忽视孩子性别角色的发展,在家庭教育中,父亲绝不仅仅是提供物质保障的“财政部长”,他与母亲有着不同的分工,包括性别认同、性格塑造、人生选择引导、情感陪伴等多方面不能“缺席”。

另外,男孩需要学习如何表达情绪,当男孩恐惧和愤怒时,家长不要教训他,要鼓励和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酸甜苦辣都是有营养的“励志品”,别剥夺孩子品尝“苦”和“辣”的机会,男孩需要磨练,父母要勇于对孩子说不,培养男孩的抗挫能力;每周只要抽出一点点时间,陪孩子聊聊天,散散步,就可以在交流中促进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

(实习记者 高羽/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