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百年记忆凝聚成文化遗产
“抗战,这部分历史虽说已经离我们远去,但由于这些老兵的存在,历史又显得很近、很直接。面对这些生命,我们每一个心灵都受到深深的震撼。”吉林省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办公室主任曹保明今年春节时陪一个敬老院的老人一起过年,看到一位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兵,“当时就想要为这些老兵做些什么,就想把他们的事迹记录保存下来。因为老兵是人类生命史上关于抗战最后的记忆载体,我们必须迅速抢救老兵口述史和挖掘老兵文化。”回来后,曹保明马上行动,联系有关部门,制定采访计划,向社会招募志愿者,3月28日,曹保明和来自各行各业的53名志愿者正式踏上“抗战老兵口述史”的抢救征程。
近两个月的时间,曹保明和志愿者们每天背着矿泉水,带着面包,穿行于城市与乡村,马不停蹄,只为了快一点,再快一点。“在抢救、挖掘抗战老兵口述史的日子里,每一天、每一刻,我们的心都在紧缩,我们实实在在的担心,这次与他们的见面将是最后的相见。”曹保明和志愿者们走访了全省271名在乡抗战老兵,但是,由于一部分老兵去了外地儿女家,或者身体情况等原因没有采访成功,只有30%左右的人接受了采访。“老兵是一个奉献的集体,他们忘掉了自己,想到的只是民族,只是这片土地,只是世界和平。他们没有一个人提出任何要求,都觉得奉献是应该的。我想这是我们国家非常珍贵的抗战文化,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随着曹保明和志愿者们走近老兵,仿佛也走进那战火纷飞的年代,“他们是抗战历史的珍贵标本和活的‘化石’,我们的每一个志愿者每天都是含着泪在进行采访。”
越行走,曹保明越觉得抗战老兵口述史抢救工作刻不容缓。“见到老兵张林时,他已经又聋又哑,棺材都已经准备好了。”想起临走时张林老人站在棺材旁慢慢地举起右手,行的最后一个军礼,曹保明有些哽咽,“那是一个战斗的生命与这个世界作的最后诀别。”
“我们在与历史漫步,我们在和生命赛跑。”曹保明说,老兵的记忆,衔接了人类一个世纪以来的思想,可以称为百年记忆。“留下这些记忆,将是你、我、他和我们这一代人留给未来的最为珍贵的遗产。”
抢救抗战老兵口述史,长春师范大学传媒学院12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黄忞也在争分夺秒地进行着。在许多同龄人聚会、旅游、交朋友的时候,21岁的他已经背起摄像机,成为拍摄抗战老兵口述史的志愿者,用镜头对准抗战老兵,记录他们一生的故事。
2014年寒假,黄忞参加了一次重走红色革命之旅主题社会实践,第一次接触了抗战老兵,就被老兵精神深深的震撼着。2014年的暑假,黄忞和另外2名同学一起,利用奖学金,自费走访了19位抗战老兵,拍摄了70多个小时的珍贵口述历史资料。回到学校后,黄忞组织成立了记忆·关爱抗战老兵公益志愿团,现已经发展到16人,专注于老兵口述历史的拍摄。到目前为止,团队已经拍摄了52位抗战老兵,累计拍摄素材200多个小时。“希望通过我们的行动,让更多人领会老兵精神的真谛,让年轻人找到缺失的记忆。”黄忞还还经常去看望他采访过的抗战老兵,陪他们过生日,和他们聊聊天,“我想让他们知道,我们年轻人没有忘记过他们。”
和黄忞一样始终牵挂着抗战老兵的还有通化市退休干部孙艳华。她的名字和抗战老兵的故事经常出现在报纸上。自从退休以后,孙艳华就开始“专职”采访抗战老兵,把他们的故事变成文字,传承老兵精神。
孙艳华18岁时听到了英雄邹怀清尘封军功、默默无闻的故事,特别感动。“从那时起,我就对老兵非常崇敬。”退休后,孙艳华完成了45万字的、记录英雄邹怀清一生的作品--《军旗的骄傲》。从此以后,孙艳华一直走在采访老兵、报道老兵的路上。到目前为止,孙艳华已经采访了47位老兵,公开发表了43篇作品。“这些老兵基本都有战功,对共和国来说都是功臣。但有一位老兵对我说,‘战争年代,无名的英雄太多了,和牺牲的英雄比,我们不算什么。’上战场杀敌,胜利后归隐,我觉得老兵都不容易。一个国家需要梦想,一个民族需要精神食粮,咱们就应该弘扬老兵精神,让更多的年轻人知道这种精神,把老兵精神传承下去。”孙艳华正在用自己的笔把这些精神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