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发展“金钥匙”
短短几年的时间里,从养在深闺人未识,到如今是各项旅游项目都开展得红红火火,蛟河市依托森林旅游产业发展作为经济转型、调整结构的战略性选择,遵循“大旅游、大投入、大产出”的理念,不断加大景区景点建设力度,开启了这把开拓旅游市场发展的“金钥匙”,如今,蛟河的青山绿水和红叶已名声在外。
蛟河拉法山自古就有“九鼎铁叉山,八宝云光洞”美誉,以雄伟险峻、古洞清幽、怪石嶙峋、花木奇秀、四时果异、趣味无穷的自然风光而著称,旅游收入每年也大幅递增。这座国家森林公园能有今天的盛况,与当地党委和政府部门的思想观念转变有直接关系。
随着国家生态保护力度的加大,林业采伐指标逐年减少。2000年的蛟河林业举步维艰,负债1.4亿元,所属林场和企业处于困难境地。林业人如何应对产业转变,寻找新的产业出路显得日益迫切。蛟河市林业局党委班子深入分析蛟河自然社会及区域特征、旅游资源类型、特点,经过反复酝酿和思考,一个以旅游开发为龙头、带动第三产业发展、安置林业富余职工、发挥比较优势、调整蛟河林业经济结构的方案,很快在林业局党委成员中达成共识。为了不让大山沉睡,林业局一班人确立了以蛟河市国营6个林场所属的拉法山、庆岭、红叶谷、老爷岭、松花湖、冰湖沟六大旅游景区的资源优势为依托,加大了旅游开发建设,出台了《关于加快拉法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业发展的决定》,提出了“政府主导、全局动员、全民参与、奋斗五年,高标准建设国家森林公园”的宏伟目标。
1995年11月,经国家林业部批准,拉法山国家森林公园正式成立,这标志着蛟河市以森林资源为主的森林旅游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拉法山景区和庆岭景区的产权虽在林业,可景区的经营权早已出让,要想收回,不光要胆识,还要与保守的思想相对抗,在职工开不出工资的情况下,还要出钱收购景区,冒的风险可不小。更何况,1989年开发的拉法山和庆岭景区到2000年还处于初始状态,没有发展起来。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划、谈判,蛟河林业局硬是把别人已经不看好的一山一岭,花161万元给收了回来。2008年,浙江闽南商会投资商,到蛟河市林业局洽谈,想出3亿元人民币收购拉法山、庆岭风景区。蛟河市林业局婉言谢绝了。
红叶谷是“十一五”期间蛟河林业局成功开发的景点,当时是蛟河市庆岭镇到松江镇的一条山谷。红叶谷具有面积广,红叶树种齐全,集中观赏期长等特点,每到秋季,百里山谷红彤彤的一片非常壮观。
按照“全面规划,重点开发,统一开发,分步实施”的原则,林业局对森林自然景观加以雕琢和配套设施建设。在开发旅游建设,从不吝啬。在旅游道路建设方面。累计投入近1亿元,建设了红叶谷路、拉法山路、老爷岭路、冰湖沟路等旅游公路200公里,这些公路与长珲高速、榆江公路、302国道相连,构建了方便快捷的旅游交通网络,大大提高了蛟河市旅游可进入性。通过几年来的努力,如今,拉法山、红叶谷等景区门票也从最初的年收入几万元到综合收入上千万元。而且,林业新安置1000余名职工再就业。
“让奇山秀水扬名,打造红叶知名品牌”。自2001年以来,拉法山国家森林公园依托红叶谷景色优势,竭力打造“红叶”品牌,在红叶谷景区连续举办了七届中国吉林蛟河长白山金秋红叶旅游节开幕式。同时,蛟河市林业局还在机制和体制创新上下功夫,通过市场和利益杠杆等有效手段吸引外来资金和社会资金,采用灵活的招商引资形式吸引有实力的大企业来开发旅游资源、投资兴业,广泛调动起全社会投资发展旅游产业的积极性。通过招商引资、企业投入、政府引导等方式,借助吉林省拉法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名气,不断丰富旅游产品和旅游服务功能,蛟河市累计投入3000万元,开发建设了庆岭活鱼街、长白山酒业地下酒窖、关东第一漂、红叶峡谷漂流、苏尔哈湖湾、爱林渔港、插树岭、窝集口农家乐等特色旅游景区。
“一业兴带来百业旺”。十几年来,蛟河市委、政府高度重视森林旅游产业发展,倾力实施“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旅游发展战略,旅游产业成为城市亮丽的名片,而且实现了县域经济的新突破。蛟河的旅游不仅带来了城乡巨变,而且给旅游经营业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而且蛟河市通过举办红恰会,全市共引进各类招商项目236个,累计引进域外资金368.26亿元。当地森林旅游经济实现了新的突破。2014年,拉法山国家森林公园各景区共接待游客23万人次,实现旅游经济总收入3000万元。蛟河市2014年共计接待游客54.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38亿元。从2002年起,蛟河的旅游收入平均以20%的速度递增,收入增幅呈现翻番增长趋势,旅游业占GDP的比重8%,超过全省的平均水平。蛟河市成功举办了十二届中国吉林长白山红叶旅游节,打造了蛟河知名的红叶旅游品牌,秋赏红叶已经成为吉林省秋季旅游的代言。另外,松花湖开江鱼美食节、窝集口采摘节、插树岭开江鱼美食节、拉法山登山节等节庆活动打造了蛟河四季旅游品牌。如今,“红叶之城·魅力蛟河”形象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