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产品价格涨跌怎么看怎么办

31.05.2016  00:48

  瞿长福

  对农产品价格,首先需要关注的不是涨跌本身,而是弄清楚属于正常涨跌还是非正常涨跌。要改变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救火式”方法,一方面要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完善农产品市场调控制度和农业补贴制度;另一方面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促进农民以市场化组织结构来应对市场供求变化

  这几天,正是大蒜收获上市时节,“蒜你狠”消息再度传出。与“蒜你狠”类似,这些年“姜你军”“向钱葱”“猪坚挺”等几乎没有停歇,每一波农产品价格大幅涨跌的消息都会引发舆论关注。那么,对葱蒜蔬菜等生鲜农产品较为频繁的价格涨跌,到底该怎么看、怎么办?

  其实,任何农产品价格都处于涨跌之中,没有涨跌的农产品市场不存在,这一点全球市场都一样。所以,对农产品价格,首先需要关注的不是涨跌本身,而是弄清楚属于正常涨跌还是非正常涨跌。

  对农产品价格,正常涨跌主要包括几种情形:由于供求关系变化引起涨跌。比如上一年绿豆价格低,今年大家就不种或少种,致使绿豆供应减少引起价格上涨。由于成本变化引起涨跌。比如化肥、水价、运费上涨,或者人工成本上涨,农产品价格跟着上涨。由于气候异常或者各种灾害引起涨跌。农产品生产周期长,容易受到各种极端天气和病虫等灾害影响,出现减产甚至绝产会引发价格上涨。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市场价格变化也会引起国内农产品价格变化,这是全球化贸易与竞争的正常表现。

  此外,还有几种情形属于正常涨跌:由于局地信息不对称引起的即发性或短暂性价格涨跌。我国土地辽阔、种植分散,局部地区某种产品供求信息不对称或者流通不顺畅引起暂时性涨跌,比如某个村庄萝卜卖不出去烂在地里等。由于新菜上市季引起的短期涨跌。农产品具有自然属性,每年新菜上市的头一段时间,价格相对会上涨,过后又相对下落。由于资本进入带来一定程度的合理涨跌。现在,各种资本进入农产品市场的比重逐渐增多,改变了原有的流通、贮存、加工、销售、品牌格局,势必带来价格变化,只要在合理区间,就是正当市场行为。

  至于非正常涨跌,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市场垄断行为。比如几家大的生产商或销售商通过价格联盟,甚至恶意串通,控制某种农产品主要是小宗产品流通与销售,引起价格暴涨暴跌,大大超出消费者承受能力,严重背离市场价值规律,或者长时间垄断某种产品,导致这一产品价格长期背离供求关系。另一种是行政垄断行为。比如某一地方为了哄抬本地产品,人为封锁市场、阻隔信息、控制流通渠道,或者通过额外高收费等方式阻碍某一农产品流通销售,致使价格严重扭曲、涨跌过大。

  厘清了价格涨跌的基本类型,就容易改变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救火式”方法,“怎么办”就会胸有成竹、有的放矢。对正常涨跌,只要不是恶意炒作、没有严重扰乱市场,就应相信市场有这个调节能力,要相信市场这只手的作用,需要做的就是及时全面发布信息,防止因为信息不及时不充分因小失大。值得关注的是,各种传播媒介对价格涨跌信息要提高鉴别能力,防止被各种“放气球”的价格信息或者偶发甚至人为制造的个案误导,引起跟风炒作,放大涨跌信号。

  对非正常涨跌,我国有《价格法》《反垄断法》,金融机构对巨量资金流入某一领域也有监管,严格按照这些法律法规执行、守土有责、不打折扣,就会有成效。

  当前,维护国内农产品价格在合理区间涨跌,关键是发挥好政府这只手的作用。从即期看,重点是建立健全信息发布系统,利用政府部门的各种监测平台,及时发布农产品供求预测预警,引导农户种植养殖意愿;加大建立绿色通道、场所的力度,减少、取消流通销售环节名目繁多的费用,促进农产品各环节降低成本。从长期来看,一方面要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完善农产品市场调控制度和农业补贴制度;另一方面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壮大农产品行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促进农民以市场化组织结构来应对市场供求变化。

(责任编辑:张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