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城子大营、南岭大营东北军牺牲将士埋葬地被锁定

24.07.2015  10:59

伪新京宽城子战绩纪念碑

陈学奎老人向记者展示日军战后报告图纸

伪新京宽城子战绩

关东军炮轰长春宽城子东北军驻地和关东军占领长春宽城子东北军营房

1931年9月19日凌晨,当年驻守长春宽城子大营和南岭大营的东北军遭日军突袭,我东北军守军自发反击,与日本关东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在双方交火中,日本关东军共死亡66人,受伤142人。战斗中,我东北军也有上百人的伤亡。

如此看来,当时驻守长春的东北军守军,并没有完全执行“不抵抗”政策……

多年后,“踏查长春”公益团队根据史料,又经过多方考证,已经锁定了我东北军驻长春守军牺牲将士掩埋的大致位置。

这段历史,应该被人民知道、了解和铭记,尤其是生活在长春的人们。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对于长春来说,这个时间要更有意义,因为在1937年“七七事变”发生之前,东北就经历了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而顽强的长春人民从此就自发地开始了与日本帝国主义的抗争。

今年71岁的中国民主促进会长春市委员会参政议政委员会主任、“踏查长春”公益团队负责人陈学奎将团队的研究结果告诉本报记者时说:“长春人民更应该清楚这段历史,经过我们收集资料和历史遗址的考察,当年驻守长春的东北军,曾与日本关东军(以下简称日军)展开了对抗,在宽城子大营和南岭大营的交火中,日军共死亡66人,受伤142人。当时长春的守军,并没有完全执行“不抵抗”政策,而是自发地与日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更应该让长春人民知道、了解和铭记。

九一八”事变后长春两大兵营遭日军袭击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从去年11月开始,“踏查长春”公益团队就开始收集和整理关于“九一八”事变的历史资料,团队的历史爱好者、文史专家发现,相对于驻扎在沈阳的东北军执行“不抵抗”政策而言,长春的东北军却“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他们英勇顽强与日军激战数小时,战斗中双方都有上百人的伤亡。

今年6月,“踏查长春”公益团队又先后多次到事发地考察。

依据相关史料记载,在“九一八”事变当晚,驻扎在中方沈阳北大营和沈阳城的日军,兵分南北两路,向中国军队驻地北大营进攻。而在长春的中国军队,同样也受到了日军的袭击,地点分别是宽城子大营和南岭大营。

在沈阳北大营遭日军袭击的三到四个小时之后的1931年9月19日凌晨3时,长春的东北军所属的宽城子大营、南岭大营也先后遭到了日军驻长春部队的突袭。战斗中,宽城子大营日军被击毙24人,在南岭大营日军被击毙42人,共66人。

陈学奎老人介绍说,“日军在之后的报告中指出,没想到两个大营能有这样规模的抵抗,也没想到会有这样大的伤亡。”日军得知“东北军”的不抵抗命令,所以受到抵抗是他们所没有料到的。

日军在发动“九一八”事变之前,就已经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包括人们熟知的“中村大尉事件”、“万宝山”事件, 但日军这些狡诈的阴谋最终都没能挑起战端。日本国会与天皇希望以体面的借口和形式占领东北,这样一来,在国际社会上,不会令日本有过大的压力,但是日本关东军只希望尽快的发起战争。

1931年7月,日军就多次在头道沟(也就是宽城子大营)附近进行演习,而日本关东军司令板原在1931年9月10日、13日又到这里视察。日军的突袭前的上述异常举动,预示他们早有蓄谋,但是对于日军之前的行动,东北军也有所防范和戒备,还在军营附近挖了战壕。然而因突袭时间是凌晨,东北军的将士们恰好刚刚起床,于是东北军并没有来得及利用上战壕做掩体与日军作战。

宽城子大营驻军激烈抵抗

虽然早就有‘不抵抗’政策,但是我们东北军的爱国将士,确实用实际行动在战斗中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由‘一般抵抗’到最后‘激烈抵抗’。”陈学奎老师向记者展示了一张由日军绘制的作战报告图纸,包括作战路线、伤亡数量等,这些信息表明日军突袭宽城子大营时的详细战况。

从图纸可以看出,1931年9月19日凌晨3时,日军突袭宽城子大营时,首先包围了位于大营东侧的特区警署,先杀死了几人之后,将警长抓了起来,带到兵营,对驻军将士进行劝降。驻守长春的东北军不同意日军提出的“缴械投降”,营长傅冠军出面交涉时,居然被日军打死,因此,日军与东北军发生了摩擦。

日军在南河沟北沿的高粱地内,埋伏了大量的士兵并进入兵营,开始与东北军交火。事发当时,天刚刚放亮,东北军将士们刚刚起床,还没有来得及洗漱,就拿起枪,与日军展开反击。因为没有掩体,士兵们就把被子叠放在窗台上,当掩护与日军战斗。在图纸上显示,在正面久攻不下的情形之下,日军随后又绕到了兵营的后面,开始进行攻击。

同时,日军又增加了火力,开始用大炮进攻,这是由于宽城子兵营原是中东铁路沙俄护路军的营房,墙壁非常厚,只在墙上打出了炮眼,墙壁并没有打破,炮弹只是将房顶打破了。”陈学奎指着图纸说,这样详细的情节都有记录,包括日军军官、士兵被击毙的具体地点。

在战斗过程中,日军死亡24人。上午11时许,11时10分,宽城子兵营官兵在内无火炮支持、外无援兵的情况下,被迫撤退,日军占领宽城子兵营。战斗之后,日军在宽城子大营的南面建了一个“战绩纪念碑”,来纪念战斗中日军被击毙的将士,如今这个“战绩碑”已经被拆除,但是钢筋水泥、部分条石的遗址还在。

踏查长春”公益团队经过多方考证,查找到了当时埋葬东北军牺牲战士的大致位置。“9月20日,红十字会将牺牲将士埋在了宽城子大营二号营房南部20~30米处,就位于南河沟北沿。”史料中曾经提及战士们具体的牺牲地点、包括照片都有,但是一直不知道他们具体被埋葬在哪里,经过对这段历史资料的深入了解和分析,确定了大致的位置——解放后的铁道部长春机车厂职工宿舍(当地人称三大栋)。”陈学奎不无欣慰地说。

东北军公主岭驻军增援南岭大营

长春南岭大营,又称南大营,原址在磐石路以南、亚泰大街以西、人民大街以东的区域中,这里是长春建营最早、占地最大、驻军数量最多的军事驻地。在“九一八”事变前,东北边防军炮兵第十团、国民革命军陆军独立炮兵第十九团、国民革命军独立步兵第六七一团等部队驻扎于此。

1931年9月19日凌晨4点多,南岭大营的战斗开始,猝不及防的东北军,也没有及时反击,可以说在执行“不抵抗”命令。不久后,在公主岭驻守的独立守备队赶往长春增援,上午10时,日军再次攻击南大营,而那时驻公主岭的日军骑兵第二联队也赶往长春,这时,进攻南岭大营的日军已经有三股,1300多人。

而我东北军将士就凭借着围墙、门窗以及周边高低的地势与日军展开机动枪炮战,连续的子母弹击毙日军十数人。再后来,我东北军不断有“遵令退让”的军令且外无友军支援,9个半小时内,日军战死42人,其中大尉、中尉、少尉各一人,伤55人。最终日军占领了南大营,但却付出了伤亡106人为代价。

踏查长春”公益团队研究的结论得到的最重要的结果,就是找到了当时掩埋牺牲将士的大概位置,这具有重大意义。对以后进一步挖掘、修建纪念碑等有重要意义。“他们是中华民族抗日战争中的第一批抗战者,是应该被人民记住和纪念的。”陈学奎说,希望通过对牺牲将士掩埋地的确认,增加人们对史实的进一步了解。

在1931年9月18日晚,日军突袭沈阳北大营的战斗中,日军仅仅死2人,重伤25人。而在长春死亡66人,重伤142人,相比之下,长春的抵抗是最激烈的,也是应该被铭记的。所以,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应该自“九一八”事变时驻沈阳、长春东北军爱国官兵的应战开始。(记者 冯超/报道 董竞琦/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