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城区司法局多渠道开展涉农法律服务
为充分发挥司法行政工作在服务“三农”中的职能作用,宽城区司法局多渠道开展涉农法律工作。
一、法律服务方面
一是组织律师深入村屯,与兰家镇16个村进行对接,为农民提供涉及土地承包经营、农村宅基地流转、土地征用补偿等方面的法律服务;二是加强村公共法律服务站建设,拟选出具备条件的2个村做试点,统一制作法律服务站组织机构、工作流程、服务承诺、工作职责等公示板;三是降低法律援助门槛,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将经济困难审查标准放宽,将农业人口全部纳入法律援助的受援范围。将涉农法律援助重点放在农村土地承包、征地拆迁纠纷案件和假种子、假化肥、假农药等坑农、害农案件上。
二、法制宣传方面
宽城区坚持法制宣传与法治文化建设并举。一是通过网站、短信平台、QQ群、微信平台向居民定期开展普法宣传;二是利用农闲时间、农民工返乡期间在农村开展以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运用法律化解农村纠纷等主题的法制宣传活动.开展法治文艺演出进乡村、法律明白人法律知识培训等;三是加强法治文化建设,打造法治文化示范基地,在农民休闲娱乐聚集地制作法律宣传栏,设置法律宣传标语,提升农村法治文化氛围,激发农民学法、用法热情。
三、人民调解方面
一是宽城区通过采用选任、聘任相结合的方式,选举人民调解员、聘任法律工作者,现已成立村人民调解委员会20个及多个村调解小组,做到了每个屯都有调解员和矛盾纠纷信息员。调解委员会和调解小组与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和街道(镇)人民调解委会员上下联动,织密了具有宽城特色的多层次、宽领域、全覆盖的人民调解防护网。实现了矛盾纠纷早发现,调解人员早介入,存在问题早化解、重大疑难纠纷早报告的工作目标;二是成立了由区党政分管领导担任组长,公、检、法、司、信访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联调联动”大调解工作领导小组。在此基础上,为更好解决农村矛盾纠纷,宽城区司法局加强了与其他部门之间的联系与沟通,与公安机关和法院协作,做好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之间的衔接,并在民政局、信访局等建立调解室,完善农村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格局,最大限度地把各类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解决在诉讼之外,为宽城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四、社区矫正、安置帮教方面
截止目前,宽城区农村社区服刑人员69人,占全区社区服刑人员总数的25%。针对农村地域广,社区服刑人员分布零散,司法所监管人员少的实际情况,宽城区司法局通过“二个举措”开展工作。一是监管。通过手机定位、会面、走访等形式保证社区服刑人员的监管工作正常开展。二是教育帮扶。通过集中教育、司法所个别教育、节假日敏感日教育、自学汇报等方式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思想改造与联系沟通。对刑满释放人员,通过监管教育和爱心帮扶相结合的措施,使他们能够更快地重新融入社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