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边家大院如今残垣断壁 大院里还有废品收购站

18.01.2016  10:55

原标题:百年边家大院如今残垣断壁 位于长春大街与大马路交会处东南附近的红星剧场就是当年边家开的

边家大院内一片废墟 本组图片 记者 王振东 摄

边家大院的门洞

现在边家大院内的建筑所剩无几

曾经的红星剧场 赵炳清供图

傍晚,逛完了长春大街与大马路上的商铺,修鞋铺、糕饼点、电影院依然人头攒动, 走进近十米长的深邃门洞,看见的,是七十多间青砖瓦房,炊烟袅袅升起,烛光和灯光在各户人家的窗前形成了不同的光亮。这是几十年前,年少的于先生最喜欢干的事,在他年少的记忆中,大门洞里的边家大院,有着不少的故事……后来,于先生慢慢长大,家也搬到离那里很远的地方,但是,他依然知道大院里的不少动静,可是就在最近,他又一次来到大门洞,看见里边的变化时,他着实吃惊了,于是,他拨通了记者的电话。

市民心疼 边家大院成为一片废墟

近日,一位长春市民来到了本报楼下,他的手中,拿着一个相机,坐在一楼的凳子上,脸上有些焦急。这名男子姓于,对老长春的任何东西都很好奇,他对记者说,在长春市长春大街与大马路交会处东南角有个大院,几十年前,那里是边家大院,可是现在,那里却成为了一片废墟,垃圾遍地,原来的老住户,也所剩无几。他还把相机中的照片拿给记者看,记者发现,照片中的景象,确实比较荒凉。

记者踏查 大院里还有废品收购站

1月6日上午,记者与于先生来到大院,该处位于长春市长春大街与大马路交会处,南50米左右的地方,有一个大门洞,门洞长近十米,比较潮湿,砖微微发黑,在左侧的洞壁上,还有一段残损的条幅,记者已经看不见上边的文字。

继续前行几步,大院呈现在记者面前,大院连接门洞的地方,有三条道路,都是人踩出来的路,路的两边,满是生活或者建筑垃圾。此时,大院正对门洞的地方停着两辆卡车,上边装着铁架,司机正在车前轮处方便。而在车北侧20米左右的地方,还有一辆车,车旁是一个废品收购站,收购站中还有乱吠的黄狗。不时有男人往返于收购站与卡车间,搬运东西,收购站中的废品,也积攒了不少。时不时,还有一些拾荒着推着小车走进大院卖废品。

唯一房客 眼看着七十多间平房被拆

1月8日上午,记者与于先生再次踏查,找到了几位常住在大院里的人。

在大院南侧,临大马路的道边上,有一个旋木店,店主姓齐,齐家祖上,就是旋木工匠,几代人,都居住在边家大院内,他对大院,有着不少记忆。

这个大院应该有将近200年的历史了,因为我家在这就有近200年的时间。后来,老边家来到了这里,因为他们是这里最有钱的人家,慢慢的,姓边的人越来越多,这里就被人称为边家大院了。”齐先生说,小时候,大院里边已经没有太多边家的人了,大院渐渐也成为穷人居住的地方,相互之间也少了来往。

而在齐先生家北侧的三层小楼中,还租住着一位房客,他姓李,记者发现,整栋三层小楼,只有这一户人家。

李先生告诉记者,从2005年左右,这里就开始拆迁了,原来的七十多间平房,也在他的眼皮子底下慢慢消失了。现在,这里也卖给了开发商。

边家后人 儿时曾随父亲探访老邻居

在第二次踏查中,记者还意外地要到了边家后人边洪军的电话,通过电话采访,记者了解到,边洪军今年56岁,他是家里的长子,但是,他也没有在大院里居住过。

我父亲叫边景林,如果他还在世,今年已经97岁了,2005年,他带着边家的故事离开了这个世界,我对边家大院的记忆,也只是儿时跟随父亲探访老邻居,但是我只记得,那里有个大门洞,门洞上边还有字,附近还有一个红星剧场。”边洪军还介绍,他的父亲是在1929年闯关东来到长春,当时过来,是来投奔居住在大院里的兄弟,后来,父亲一家人就住在了那里,但是现在,他都不知道边家大院居住着自己祖上的哪些人,甚至,他连自己的爷爷叫什么都不知道。

我们家族,现在下一辈也不少,但是他们都不知边家大院的故事,不是我们不告诉他们,而是我们也知之甚少。”边洪军说。

昔日辉煌 边家大院有百年历史

在清末民初的时候,大马路附近有很多大院,这些大院都有着各自所经营的项目,而边家大院,就是其中的一座。”中国民俗学会理事施立学老师说,边家大院是在1895年出现的,而命名也如老百姓说的,因经济实力最大的边家入驻而得名。

施老师说,边家大院的老辈房主叫边寿山,是当时惠华银行的经理,后来,边家人喜欢娱乐,就在大院外开了戏园子,后来,戏园子变成了在长春风靡一时的红星剧场。

对于很多长春人而言,对红星剧场都有着很深的印象,当时,红星剧场早上10点开门,一直到午夜才关门,剧场的放映设备,是当时最为先进的德国莱斯放映机。剧场里有1500个座位,剧场人数最多时,可达3000人。”施老师说。

重温历史

大马路周边曾有22家大院

记者听了施老师的讲解,心生疑问,长春当时,像边家大院一样的大院还有哪些呢?施老师给出记者一个惊人的答案,大马路周边曾有22家大院。

施老师告诉记者,围绕长春大马路,长春一时呈现数十家民宅大院。头道街路北有张家大院,据说老辈为大清道台;西三道街贾家大院,有贾家粉房;天乐胡同东头有陈家大院,院内散居各行各业工匠,此处紧邻臭皮大院;东三道街东北口有吕家及和家大院,均为中国典型的四合院。吕家开办“吕缘祥”皮铺,和家开办银行;北大街路西有穿心大院;小五马路有穆家大院,为养金鱼大户;路北为著名的袁家大院,院主是奉系军阀张宗昌嫡系袁至和司令;西北马路四号为费家大院,主人是河北昌黎费田真,靠养车跑运输发迹,北邻夏家大院,东邻佟家大院。此外还有聂家大院、程家大院、毛家大院、郭家大院、白家大院、韩家大院,头道街赵家大院,旋木铺齐家大院和省府高官层出不穷的祁家大院,清晚中期出现某位大学士祖宅的孙家大院等22家大院。

边家大院那里,其实属于长春老城,原来,长春老城还有12座城门,现在一个也没有了,只有个别因城门而衍生出的路名。但是,虽然城门没有了,我们也可以从边家大院现存少有的遗留建筑,捕捉到文化的痕迹。”施老师说,他一直都在呼吁社会,恢复大院,挖掘文化。在即将召开的政协会议上,他也将提交关于《大力抢救非遗,丰富民俗文化DNA》的提案,希望可以把更多的历史文化展示给现代人看。(记者 常麟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