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初至今我国已有86家上市公司遭遇股东减持

21.01.2015  17:09

进入新年之后,当很多投资者还在纠结于是应该卖出股票还是应该买入股票的时候,作为上市公司的股东却是在毫不犹豫地对自己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进行减持。

 

1月21日,共有包括皖能电力、盾安环境、新世纪等在内的7家公司公布了股东减持公司股份的公告。而据新文化记者统计,从1月初至1月21日,已经有86家公司宣布遭遇股东减持。这意味着从1月5日至1月21日的13个交易日当中,平均有超过6家公司宣布被减持。

 

虽然投资机构一直在呼吁中小投资者要保持牛市思维,要坚持做多的观点。不过,上市公司的股东和控股股东却显然不为所动,从1月初至今的情况来看,股东减持上市公司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那么上市公司股东减持的背后,究竟透露了怎样的信息呢?

 

一般来说,在市场出现上涨的过程中,都会伴随着股东减持额度的增加。”东北证券的投资顾问张适兆告诉新文化记者,一方面是因为上市公司股东的持股成本普遍比较低,很多上市公司股东的持股更是处于零成本的状态。因此在本轮股市上涨之后,很多股票已经录得非常高的涨幅,令一些上市公司股东的获利幅度都在10倍以上。面对如此高的投资收益,一些上市公司股东自然会考虑落袋为安。

 

另外,目前融资难仍然在困扰着中小企业,这也使得中小板、创业板成为股东减持有集中地。由于一些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需要资金发展其他项目,而又面临着资金的困境,因此使得一些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只能通过减持上市公司的股份来筹集资金。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上市公司的股东、特别是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作为对上市公司发展现状最为了解的人,在对公司所处行业的景气度、对上市公司自身未来发展前景不看好,而决定通过减持上市公司的股份进行变现。

 

目前时间已经开始步入上市公司的业绩集中公布期,也不排除了些上市公司的股东、高管减持股份是因为公司2014年业绩出现变脸的可能性。”国都证券的投资顾问孙祥臣说,如果投资者持有的上市公司发布了股东、高管减持股份的公告,那么投资者一定要留意看一下上市公司前三季度业绩增减情况如何,是否存在年报业绩变脸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