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三大体系”实现创新突破——吉林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作综述

22.09.2017  10:27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仲秋时节的松辽大地,稻翻金浪、五谷飘香,一派丰收在望的景象。而更大的收获是吉林省在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路上迈出的坚实步伐,取得的创新突破。

  为了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一年多来,全省上下突出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着力抓好规划落地和标志性重点任务落实。

  稳步发展的产业体系

  粮油生产在2016年基础上,今年继续调减籽粒玉米221.10万亩,两年累计调减籽粒玉米553.68万亩。农作物播种面积8698万亩。其中,粮食作物7624万亩(玉米5261万亩,水稻1265万亩);油料作物433万亩;饲草料作物100万亩;蔬菜等作物541万亩。目前大部分地块作物长势正常,如果后期不发生大的自然灾害,粮食生产还是一个正常年份。

  在园艺特产业方面,2016年全省新建扩建标准化棚膜园区36个,新增棚室5万亩。人参食品、保健品、药品、日用品等产品种类达到1000余种。抚松万良人参市场正式获批为省部共建国家大市场。今年棚膜经济步入快速发展期,计划新增30万亩,现已完成80%,累计达到144万亩。

  在畜牧业方面,2016年以来24个畜牧业全产业链大项目建设总投资突破50亿元,规模养殖场突破1万个,农民人均牧业收入同比增长30%。建设标准化养殖项目1264个,新增畜禽饲养能力4000万头只;新建改建扩建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1240个,畜禽规模养殖比重达到87%;建设高效粪污资源化利用设施156个,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60%,无疫区建设通过国家验收。今年上半年规模以上畜产品加工业实际屠宰加工畜禽1.33亿头(只),实现销售收入20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56%和8.95%。

  2016年,全省水产品产量20万吨,实现总产值120亿元。产地水产品合格率达到100%。今年推广稻鱼、稻蟹等面积45万亩,投放冷水鱼养殖标准网箱20箱。与52个市、县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签订了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状。在图们江、松花江等地组织开展了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活动。

  今年1—7月份,农产品加工业实现销售收入3400亿元,同比增长7.5%。特别是玉米加工企业加工量增长20%,平均利润增长近1倍。启动建设3000万元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项目125个,完成投资30亿元。

  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方面,有国家级休闲旅游和乡村旅游示范县9个,示范点15个,评选“吉林最美休闲乡村”20个。休闲农业经营主体超过3000个,营业收入达到70亿元。全省农产品加工业保持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休闲农业销售收入26亿元,增长16%以上。

  扎实推进的生产体系

  按照“五个集中”的办法,整合项目资金33亿元,建设集中连片高标准农田209万亩,打造8个10万亩水田集中片区。今年总投资30.9亿元,在14个率先地区建设集中连片高标准农田215万亩。目前,14个县去年结余任务已经完成,今年项目大部分开工,秋收后加快施工进度。

  启动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整体推进示范省试点,实施普惠制敞开式补贴政策,启动全程农机化新型经营主体建设行动,建成的261个农机大社。启动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整体推进示范省试点。今年争取国家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2.048亿元,首批资金7亿元已划拨各县。建设新型农机经营主体189家,累计达到450家。启动建设粮食主产县全程机械化示范区30个。

  在2016年的基础上,今年继续加大对14个县农田水利建设支持力度,投入水利建设资金3亿元。全面启动灌区现代化改造试点。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61.6万亩。全省新打抗旱水源井3639眼,新建拦河坝44处、维修加固190处。

  农业科技进步取得新进展,整县推进粮油绿色高产创建达到11个县,统防统治航化作业突破200万亩,国家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在三县一区启动,新增秸秆综合利用能力200万吨。示范推广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绿色植保、节水灌溉、可降解地膜示范、水稻病虫害航化作业等绿色技术等一大批绿色增产增效技术。今年基本实现化肥施用量零增长、农药施用量负增长。测土施肥粮食主产区全覆盖、手机信息化服务全覆盖。农田灭鼠1600万亩、生物防螟3340万亩、航化作业300万亩。“育繁推一体化”种业发展到5家。榆树等4个县份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扎实推进。

  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有序推动。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在长春市和8个县启动创建。集安人参认定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榆树玉米、集安人参为省级产业园,同时认定一批农业科技园和农民创业园。

  创新突破的经营体系

  大力推广土地托管、股份合作、实物地租等经营模式。2016年全省农村土地流转总面积达2052万亩,占家庭承包面积32.57%;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在率先县实现全覆盖;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459个。今年规模经营稳步推进,土地流转面积2366万亩,占家庭承包面积的37.56%,同比提高5个百分点。

  到2016年底,全省农民合作社发展到75638家,全省家庭农场总数达到23100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总户数12.1万户,经营总面积1619万亩。

  在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制定了《全省农业经营性服务组织承担公益性服务的资质标准》,启动了吉林市龙潭区开展政府购买农业公益性服务机制创新试点。

  打造吉林大米、吉林食用玉米、吉林杂粮杂豆三大“吉字号”区域公用品牌,打造长白山人参、长白山食用菌、长白山林蛙三大“长白山”特色区域公共品牌。今年召开全省农业品牌发展大会和第十六届长春农博会,推进松原小米和扶余四粒红花生品牌规划落地,新建杂粮杂豆物联网数据采集点4处,启动吉林食用玉米品牌和“白城绿豆”“白城燕麦”两个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杂粮杂豆品牌适用企业授权30户。

  互联网+现代农业进展迅速。推进信息进村入户新增标准化信息服务站2350个,完成全年任务的50%。运用“吉林一号”卫星遥感数据资源建设农业卫星数据云平台,开发建设包括田块测算等16项应用系统。农村电子商务开犁网电商平台农产品成交额同比增长近3倍。

  一年多来,全省农业以“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为引领,不断取得新进展、新突破,为吉林省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随着“三大体系”的全面构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指日可待。



黑土地上谱华章——四平市农委砥砺奋进五年工作纪实
  农业是固本安民之要,更是四平发展之基。供销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