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科院创新工程实施以来推出大批优秀科研成果 百家争鸣报春晓 研以致用献锦囊

18.03.2016  12:06
  中国社会科学院自2011年开始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以来,在学科体系、科研方法及科研组织管理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创新。
  依托多学科和人才优势,我院学者积极开展基础理论研究、应用对策研究和国情调研,推出一大批优秀科研成果:五年间共完成专著近2000部,论文15000多篇,研究报告5000多份,学术资料、古籍整理、译著、普及读物、教材等千余种。其中一批科研成果在多项国家级奖项中斩获殊荣,为推进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殿堂建设及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完善机制 鼓励创新
  创新工程实施以来,在院党组的领导下,我院不断创新完善科研举措,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战略中全局性、趋势性、综合性等重大问题开展科研攻关,打造高质量信息报送平台。
  我院致力于打造国家级学术型智库,积极围绕国家重大热点问题,打破学科和专业领域的分工界限,强调院内外各种学术资源的整合,围绕核心范畴和焦点议题组织科研队伍,集中力量开展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应急性、综合性和长期性经济问题、国际战略问题等领域的研究。2011年,我院创新并组建了信息情报研究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充分发挥智库功能,为国家咨政建言、输送人才。
  为激励科研人员多出高水平研究成果,我院不断完善科研成果资助体系。实施创新工程以来,先后颁布并修订了多项成果资助管理办法,从学术成果出版资助到成果后期资助,从学术著作、理论文章到对策报告,从一般成果到跨学科多卷本大型学术成果,打破了资助类别、成果形式、成果规模的局限,为精品成果的出版给予了多自由度资助政策支持。
  2014年颁布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科研成果后期资助实施办法(试行)》进一步完善了科研成果资助体系。通过调整资助标准,丰富资助成果形式,鼓励学者广泛研究,丰富科研成果产出。通过对专业化新型智库给予相关资助政策支持,加强了基础研究成果向智库研究成果的转化,激发了学者研以致用的科研热情。
  为奖励优秀成果,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我院特设立“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所优秀科研成果奖”等奖项。2015年6月,对《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励办法》《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所优秀科研成果评奖办法》作了进一步完善。通过完善评奖制度、扩大参评范围、提升奖励标准,提高了评奖流程的公平性、提升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围绕中心 服务大局
  创新工程实施以来,我院学者认真钻研,推出了一大批对于意识形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哲学社会科学自身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作品。
  建设马克思主义的坚强阵地是中央对我院“三个定位”要求的重要内容,也是我院实施创新工程的首要任务。
  创新工程实施以来,我院学者发表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对于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主导作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挥了重要作用。2014年,由王伟光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的最终成果《新大众哲学》(七卷本)正式出版。《新大众哲学》继承了艾思奇《大众哲学》和韩树英《通俗哲学》的优秀品质,力求适应大众的新要求,追求通俗易懂,让马克思主义哲学“讲中国老百姓的话”,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以问题为导向,在回答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的进程中,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新意义的新观点、新论断,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代化、中国化和大众化。
  为进一步明确我院思想库建设的目标定位,我院科研人员积极开展服务党和国家决策的学术研究和政策研究,产出了涉及经济、社会、法制等多方面内容的智库研究成果。
  我院牵头推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研究书系”系列丛书。2014年,由王伟光教授担任总主编,李扬、李培林研究员担任副主编的《经济改革新征程》,作为该系列丛书之一正式出版。该书有侧重地论述了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的热点问题,对于全面理解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具有政策性的指导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的起点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成为党和政府关注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法学研究所推出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系列研究报告》集结了法学研究所近两年来有关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内部研究报告,研究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若干重点难点问题。书中51篇研究报告中有18篇获得中国社科院优秀信息对策奖,部分研究报告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批示,多项法律或政策建议获得有关部门采纳。
  基础学科和濒危学科是我院努力打造成为哲学社会科学最高殿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组织了139位专家就《中国考古学大辞典》项目展开研究。历时7年,这部作为中国第一部考古学大辞典的著作于2014年3月正式出版发行,填补了我国考古学词典编撰的空白。
  黄宝生研究员结合我院梵文研究中心部分成员数年来的梵汉对勘成果,对佛经原文进行详细的语法解析,并给出现代汉语直译,最终形成了《梵语佛经读本》。书中收录词汇9500多个,相当于一部梵汉小词典。
  为努力提升哲学社会科学的大众化,我院学者积极开展研究,力争使科研成果同时具有学术功能和社会功能。
  2012年,由武寅研究员主编的《简明中国历史读本》正式出版。该书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阐述了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人类历史进程,揭示了人类历史矛盾运动的客观规律性。该书的出版引起了领导干部和广大读者学习历史的热潮。
   积极宣介 影响深远
  自创新工程实施起,为解决科研人员后顾之忧,院里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成果资助。目前,我院每年用于拨付成果资助的经费达4500万元,资助项目涵盖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中国社会科学院学者文选》、《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学者文库》、《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研丛书》、《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文库》、《中国社会科学博士后文库》、《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专题文集》和皮书系列、学术年鉴等多种代表我院优秀科研成果的成果序列。
  为提升创新工程科研成果的社会影响力,我院建立了重大科研成果发布制度,每年遴选一批重大科研成果进行集中发布;此外,对于一些有重要影响的研究成果进行专项发布;我院还支持院属各研究单位就科研人员首次发表的近期科研成果进行成果发布。
  2013年起,两年间我院共发表重要科研成果200余项,涉及重大人文基础研究、全面深化改革及社会发展、重大经济问题研究、依法治国、国际关系研究多个研究领域。发布的成果大多数经过了五年或十年磨一剑的过程,有的成果研究甚至跨越了半个多世纪。这些科研成果代表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研究的前沿水平。
  2014年,我院重大科研成果发布经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朝闻天下》、《新闻30分》,北京电视台、凤凰卫视等多家新闻媒体播放报道11次;《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各用两版进行专题报道;中国网对发布会现场进行文字直播;光明网、中国经济网、人民网、新华网等371家网站进行总计约31900条新闻报道。
  使科研成果走出研究单位,对社会产生实际价值,最大程度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衡量科研单位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我院一直致力于不断丰富科研转化途径,建立完善的转化体系,推出现实性强、公信度高、影响力大的创新性理论观点和决策研究成果,使优秀科研成果走出我院,为中央决策提供高质量的智力服务。情报院领导班子紧紧围绕院党组关于对策研究和信息报送工作的系列部署,着力打造《要报》系列刊物品牌,建设高质量的全院信息报送平台。
  五年来,我院学者潜心研究,创新工程硕果累累。在新的起点上,且看学术之舟承载着“三大定位”之寄望扬帆再起航。(记者 吕莎)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